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

中國有壹句俗語——活到老,學到老。

以前不覺得這句話有什麽特別之處,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知識的不斷積累,曾壹度以為自己在認字方面已經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因為有權威部門做過統計,人這壹輩子只要掌握了三千個常用漢字,閱讀交流就不成問題了。

可是,事情往往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雖然自認為認了很多字,寫作、閱讀、運用不在話下,但還是有許多不常用的字,甚至壹些常用但自己寫錯、讀錯了多年而不知的字。

這就有些尷尬了。都幾十歲的人了,竟然還會出現這種小學生才會犯的錯誤,是不是有些令人貽笑大方了?

我以前壹直書寫為上面是雨字頭,下面是個“厲害”的“厲”字。寫了這麽多年,錯了這麽多年。直到有壹天,我在網上看新聞,標題的黑體字裏就有“霹靂”兩個字。

當時的我看到標題當中的“靂”字,很是驚訝,覺得這字是不是印錯了,下半部分應該是“厲害”的“厲”字才對啊?但細想又覺得不對,這麽大的門戶網站怎麽可能出現如此低級的錯誤?

於是趕緊拿出《現代漢語詞典》去查詢這個字,沒想到字典上明明白白印著“霹靂”的“靂”字,下半部分還真就是“歷史”的“歷”字!

我汗如雨下,沒想到這個字自己寫錯了這麽多年,從那兒以後便牢記了正確的寫法。

以前學習寫這個字的時候,老師也壓根兒就沒有提醒過我們這個字的右半邊有什麽獨特之處,所以在寫的時候,便想當然地將右半邊寫成了“市場”的“市”字。

後來是和壹幫朋友吃飯聊天,說到了這個“肺”字。壹位做醫生的朋友說,這個字的右半邊不是“市場”的“市”,那壹豎應該是直通的,上面並不是壹個點。

我們大多數人都笑話他說,妳果然是學醫的,並不是學中文的,這個字的右半邊怎麽不是“市”?後來大家都說查字典,現在手機很方便,壹查就查到了。結果讓我們這些人大跌眼鏡,右半邊果然不是“市”,那壹豎的的確確是直通的!

下半部分我以前都寫成了“彐”。直到工作以後,我在壹次很偶然的機會中,看到了這個字下半部分的正確寫法,才發現自己寫錯了。

我壹直以為,按照形聲字的組字結構,下半部分應該就是個“目”字,但我恰恰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後來看到印刷得比較大的“暮”字,才愕然地發現,下面竟然是個“日”,並不是“目”!

當時我那個震驚,現在都記憶猶新。自己錯了這麽多年而不知,實在是令我汗顏。

這兩個字實在是壹對雙胞胎,我小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是兩個不同的字,壹直以為是同壹個字,所以寫字的時候根本沒有註意到這個問題。那時,我壹直寫的是中間沒有那壹豎的“侯”字,在組詞的時候,我會寫成“時侯”,結果每次老師都會給我打個鮮紅的“×”。

壹開始我自認為沒寫錯,是老師改錯了。後來打×的次數多了,才納悶不已,為什麽會錯?

大著膽子去老師辦公室請教,其實是有些“興師問罪”的意思,後來老師才笑呵呵地對我說,“時候”的“候”,中間是有壹豎的!

不僅僅是常用字會寫錯,壹些字的讀音如果我們不註意,也會不自覺地讀錯從而貽笑大方。

最近壹直在聽壹本書——《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白先生通過庚辰本和程乙本兩個不同版本的對照,給大家分析哪壹個版本的《紅樓夢》更符合曹雪芹先生的寫作思路。可以說,白先勇對兩個不同版本的《紅樓夢》,分析得非常細致,聽後獲益良多。

不過在聽課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壹個小問題,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說錯了幾個字。

比如“自怨自 艾 ”,最後壹個字應該讀作“yì”,意思是“割草”。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悔恨自己犯過的錯誤,也可以指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白先勇先生念做了“ài”,這讓我有些驚訝,覺得這個字被這樣壹位學富五車的大學者念錯實在是不可思議。

比如“垂涎”的 “涎” ,應讀作“xián”,意思是口水,白先勇先生讀做了“yán”;“玷汙”的 “玷” ,讀成了“zhān”。

當然,這些都是白璧微瑕,並不會妨礙在聽書過程中得到的收獲。不過這也就說明了壹個問題,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這句話都應該深深銘記於我們的腦海之中,讓別字、錯字和白字盡量遠離我們,而不至於被人詬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