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脫衣服的脫怎麽寫

脫衣服的脫怎麽寫

脫衣服的脫寫法是:豎撇,橫折鉤,橫,橫,點,撇,豎,橫折,橫,撇,豎彎鉤。

基礎釋義:1、(皮膚、毛發等)脫落:~皮。~毛。爺爺的頭發都~光了。2、取下;除去:~鞋。~脂。~色。3、脫離:逃~。擺~。~險。~韁之馬。4、漏掉(文字):~誤。這壹行裏~了三個字。5、輕率;輕慢:輕~。~易(輕率,不講究禮貌)。6、或許:~有不測。7、倘若:~有遺漏,必致誤事。8、姓。

詳細釋義:〈動〉(形聲。從肉,兌(duì)聲。本義:肉去皮骨)同本義脫,消肉臞也。出自《說文》。肉去骨曰脫。出自《爾雅》。肉曰脫之,魚曰作之,棗曰新之。出自《禮記·內則》其狀若脫。出自《列子·天瑞》。筋骨盡脫矣。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離;脫離則脫然愈。出自《公羊傳·昭公十九年》。

註:“疾除貌也。”言脫於口。出自《管子·霸形》蠃蚌脫殼。出自[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魚不可脫於深淵。出自《韓非子·喻老》善建不拔,善抱不脫。又如:脫禍(擺脫禍害);脫了幹系;脫凡(脫離凡俗);脫屍(靈魂脫離屍體);脫出(離出);脫清(脫離幹系);脫卯(榫頭離開卯眼);脫難(脫離患難)脫落;掉落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出自宋·蘇軾《後赤壁賦》。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壹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又《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為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

又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素。

又《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

又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註》脫,過去也。

又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壹飯,則脫然愈。《註》脫然,疾除貌。

又《韻會》誤也。

又或然之辭。

又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註》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又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又山名。《山海經》東七十裏,曰脫扈之山。

又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註》在易州。

又《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音捝。義同。

又《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竈下,其狀若脫。《註》脫,新出皮也。

又《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壹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為也註》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

又《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註》脫,舒也。

又《韻補》葉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註》脫,葉徒對反。

又葉音托。《蘇軾·範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