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難嗎?幫我回答此問題
學英文當然很難,所以很多人學了幾年,甚至十幾年都學不好,看到老外還是開不了口,當個有聲的啞巴。可是如果妳到漢語教室去問老外,他們肯定會告訴妳中文比英文還難,根本無從學起,學了幾年,頂多也只能說說日常會話,要讀懂中文和寫中文則還差得遠。這樣說來,英文並不難,比英文難的中文我們都學會了,英文何難之有? 話雖如此,可是英文學起來確實是難,為什麽呢?因為中文是我們的母語,英文不是。打從在娘胎我們就開始聽中文,壹直到壹兩歲才能開口說中文,然後再慢慢學會讀書識字,可能要到了初中以上才能寫篇像樣的文章,甚至有的人上了大學還寫不得好文章。所以雖說我們會中文,其實也只是會說會聽中文而已。至於英文,我們是後來才學的,當然比不得中文,加上我們並沒有英文的環境,學起來更加困難。因為有這個問題,所以現在出現很多雙語,甚至是全外教的英語幼兒園,要讓小孩從小在英語的環境中長大學習,雖然他們的收費昂貴,但是很多收入高的父母還是願意花大錢送孩子去讀,就是為了小孩能學好英文。 我們已經不是小孩,也沒有經濟實力出國留學,到全英語的環境去耳濡目染,事半功倍的學習英文。可是我們仍然可以加倍努力,為自己創造壹個學習英語的環境。不能事半功倍的話,事倍功半學好英文也可以。孔子不是說:“人壹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嗎?我們只要十倍的努力,肯定能學好英文。 話說的真漂亮,我們也想努力,奈何力不從心,體力和時間都不夠用啊!為了生活,每天要工作,甚至還要照顧父母小孩,那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呢?這個問題大家都有,但是還是很多人找出學習的時間,而且學有所成,關鍵在於有沒有決心和恒心。 我們再忙,每天總還要睡覺吧?那就從睡覺開始學習,這有個名詞,叫做“睡眠學習法”,邊睡還可以邊學習,多好!怎麽做呢?正規的當然復雜壹些,可能還得花錢找人指導,又回到時間和金錢的老問題,難辦!幸好還有非正規的方法,不用花錢,也不多花時間,任誰也沒有借口說辦不到。只要妳準備隨身聽和英語卡帶,或是更先進的mp3什麽的都可以,每天上床睡覺時,就戴上耳機聽英文,直到自然睡著。即便是妳壹聽就睡著了,妳的潛意識仍然在學習,所以是睡眠學習法,很有用的。依照我的個人經驗,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學英文,而且還可以治療失眠,因為聽著自己不懂的語言,很容易睡著的,真可謂壹舉兩得。 除了睡覺,其他時間也可以聽英文。等公交車坐公交車的時候,開車的時候(但要註意安全),在銀行排隊的時候,等等等等,任何時候都可以。甚至還可以把學習和娛樂結合在壹起,聽歌就聽英文歌,看電影也看英文發音的電影(電影院沒有就租DVD回家看)。總之,要時時刻刻聽英語,想英語,為自己創造英語的環境。 睡眠學習法很好也很簡單,聽帶子也不難,但是光睡覺和聽帶子是學不好英文的。所以第二步要閱讀,首先就是閱讀英文報紙和雜誌。現在電腦網絡方便,手指動壹動,就能找到各種的英文報刊和雜誌,來源不是問題,問題是要去讀,而且是仔細的讀。這也就是說碰到不懂的字要查字典,壹個句子有十個不懂的字,就查十個,不能怕麻煩,也偷懶不得。個人建議,剛開始不必找太難的報紙雜誌讀,先從簡單的開始。如中國新聞網的英文版,就不是很難,而且寫的都是時事,剛剛發生的,可能妳在中文的報紙和電視都看過的,所以熟悉,熟悉就好懂,讀起來不必太費勁。不過單詞還是有的,字典還是得查。 說到查字典,也有學問。個人不贊成用電子字典,原因有二:壹是電子字典屏幕的尺寸受限制,所以對於每壹個單詞的解釋和提出的例句都不夠,無法讓人了解那個單詞的所有意思,會導致看到某字就以為壹定是某個意思,而不知道那個字還有其他的意思,英文和中文壹樣,也有壹字多意;二是查書本的字典,妳在查壹個單詞的同時,還可以看看列在那個單詞前後的相關單詞,如該單詞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形式等,所以查壹個單詞等於查了壹個詞組,這是電子字典辦不到的。有人以為電子字典查的快,其實書本字典查多了,速度也是很快的。以前有位老師說過,他壹年可以翻爛壹本字典,十幾年下來,英文就學起來了,還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 剛剛說有多少單詞就得查多少,偷懶不得,但是,查也有查的順序,不是看到壹個單詞馬上就查。我們至少得先看完壹句或是壹段之後,再開始查字典,從最關鍵的字查起,所以縱使單詞很多,但是查了幾個關鍵字之後,文章的意思大概也就了解個七八成,然後在慢慢查其他的字,直到完全了解。這種方法就好比畫畫,先畫個輪廓,在細部加工。這麽做可以讓妳先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後再查其他單詞的時候,可以抓到正確的意思。此外,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後,閱讀起來也比較有趣,學習就帶勁了。最後提醒壹點,查了字典之後,不要在單詞旁邊寫下中文意思,這是很多人的習慣,而這個習慣不好,得改。為什麽呢?剛剛說過壹字可能多意,如果妳這次寫下中文的意思,以後就會先入為主,以為這個字就是這個意思,這會犯錯誤的。再說,不寫中文意思,妳下次看到不懂,得再查壹次,如果壹個單詞妳查過十次,那麽不用背,我相信妳也會記住的。關於字典,還有很多可以討論,可能得另外寫篇專文,這裏先說個重點,就是勤於查字典。 學英文的初步不外乎是記單詞和文法,記單詞沒有別的要領,就是多查。至於文法,也是從閱讀中學習比較有效。想想我們有特別學過中文的文法嗎?好像沒有,可是我們閱讀寫作大概都可以,不會犯太大的錯誤。為什麽?因為我們是在閱讀之中學會了中文的文法的。同樣的,英文的文法也可以在閱讀中學習,只不過英文已經整理出壹套文法的原則,所以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也可以學習文法的原則,這樣對於文法的領會可以快壹些。本來文法只是壹種文字經過幾百上千年的使用之後,慢慢演變,從而約定俗成的文字規則,只要勤於閱讀,自然能夠掌握,死記文法是不必要也是要不得的。 學英文經過聽和讀的階段之後,再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說,也敢開口說。中國人天性害羞,怕說不好英文,會貽笑大方,所以就不敢說,不敢說就永遠也不會說。這是不對的。本來英文就不是我們的母語,說不好純屬正常,有什麽不好意思?不知道今天初高中老師的英文口語如何,想我30年前上學的時候,英文老師從來不說英文,只會教文法,然後考文法,我們只能背文法,背不好考試就過不了,背的好的考試挺好,但是還是壹句英文也說不得,英文教育完全失敗。為了這個原因,我壹度放棄英文,幸虧後來碰到壹位好老師,改變了教學方式,我的英文才起死回生。30年過去了,不知道現在英文老師的教學方法又是如何? 開口說的第壹步就是朗誦,而且要大聲朗誦。記得大學時候,有個西班牙文系的同學,每天清早就在操場大聲朗誦西文,有的同學笑他傻,有的同學說他愛表現,但是他朗誦如故,壹點也不受影響。四年過去,他的西文朗朗上口,到西班牙留學絲毫沒有語言障礙。而那些笑他說他的同學又如何呢?我只恨我沒有他的勇氣,也天天大聲朗誦英文,否則我的口語肯定比現在好。 朗誦除了增進口語能力,對記單詞也很有幫助。記單詞的時候念出聲音來,就能搞清楚那個單詞有幾個音節,用音節來記,容易記得住。如果不曉得怎麽分音節,也沒關系,有些字典幫妳分好了,查字典就是。所以不管是記單詞也好,讀文章也好,要養成讀出聲的習慣。真是不好意思,那就小聲壹點,不必像我同學壹樣大聲朗誦,但是壹定得張嘴出聲,這點不能退讓。 聽多了,讀多了,也念得有信心了,妳看到老外自然會想找他們交談,而不是躲開他們。找老外聊天,當然是增進口語的好方法之壹,而且還不必花錢去上課。不過老外不見得都是來自英語系的國家,有些可能發音比中國人還差。是沒關系,只要有機會練習英文也可以,只是要搞清楚對方的發音準不準確,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是有用的。當然,能夠找到發音標準,談吐高雅的人聊天是最好的。在國外學習的時候,曾經找了壹個學中文的老外交換語言,他教我德文,我教他中文。現在到中國來學中文的老外很多,妳也可以找壹個,互相幫助,順便還交了朋友。 到了能讀懂英文的報紙雜誌,看懂英語發音的電影,又能和老外對答如流,英文算是不錯了。可是學無止境,好還要更好,精益求精,永遠學不玩的。接下來就是翻譯,寫作,還有最困難的口翻譯。這寫我個人都還在學習中,不能再提供意見,本文就先寫到這個階段,以後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