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的蚤筆順:橫撇/橫鉤、捺、點、豎、橫折、橫、豎、橫、點。
蚤,漢語壹級字,讀作蚤(zǎo),昆蟲,赤褐色,善跳躍,寄生在人和畜的身體上,吸血液,能傳染鼠疫等疾病。
通稱“跳蚤”、“虼蚤”。通“早”: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通“爪”:周公乃自揃其蚤。音韻方言:國際音標,tsɑu,唐代讀音,tzɑ?u,日語讀音,NOMI HAYAI,韓語羅馬,CO。
現代韓語,?,越南語,tao。客家話海陸腔zau3,zau3,臺灣四縣腔,zau3東莞腔,zau3客語拼音字匯,zau3,zo3,陸豐腔,zo3,客英字典,zau3,寶安腔,zau3,粵語,zou2,潮州話,zau2。
康熙字典
蚤申集中蟲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音早。《玉篇》嚙人跳蟲也。《續博物誌》土乾則生蚤。《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曹植·令禽惡鳥論》得蚤者,莫不糜之齒牙,為害身也。
又與早通。《越語》蚤晏無失,必順天道。《孟子》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又《正韻》與爪通。《禮·曲禮》不蚤鬋。《註》蚤讀為爪。《疏》謂除手足爪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蚤當為爪,謂幅入牙中者也。本作?。省作蚤,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