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個有趣的問題: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為什麽概括人們所能享受到的福祉的是這幾個字而不是另外幾個字?傳統文化的高度概括,令我們驚嘆。在“福、祿、壽、喜、財”這五個字中,又以“福”為首。“福”的內涵既可淺顯又可高深。比起後面的四個字來,它更形而上壹些,它並不具體,但是它統領了其他。壹個人對“福”的理解和享受,跟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相關聯。長壽是福、健康是福、子孫滿堂是福……很經典的辯證演變,人們還可能因禍得福(比如“塞翁失馬”),當然走過了頭也可能“福兮禍所依”。因而“定”也是與“祝”、“祈”最為密切相關的壹個字。“福、祿、壽、喜、財”每個字都有豐富的歷史。而悠久的文明,既體現在具體的字義上,也體現在這些字的歷史裏。字的歷史本身就是人的歷史,就是民族、文化的歷史。每個字的歷史都是壹道絢麗的文化景觀。壹直以來,我們很想用這些字的頻率太高,想了解的願望也就更為迫切。然而認真起來,除了在辭典裏能得到簡明扼要的說明,要想了解得更多常常無從下手。
感謝獨具匠心的文化學者殷偉先生,為我們從卷帙浩繁的歷史典籍中,從汗牛充棟的民俗文化圖譜中精心挑選、編寫出壹套圖文並茂的中國民間吉祥文化叢書“福、祿、壽、喜、財”。叢書每字壹冊,每冊洋洋十萬言,體例基本壹致,從字源字義、到典故風俗,從字神崇拜、到祝祈軼聞,皆旁征博引,意趣盎然。這套書的出版讓我們想要了解“福、祿、壽、喜、財”文化的願望得以實現。
字,作為最重要的文化符號,每壹個字從它誕生開始,就同時充滿了歧義,相悖的危險和生長繁衍、創造奇跡的期待。字是行走的,它所走過的路徑便是壹份真實的文化圖譜;字是生育的,每壹個充滿活力的字通過歷史的滋養都擁有壹個龐大的族群——如殷偉先生為我們呈現的“福、祿、壽、喜、財”。如果說每個字是壹粒籽實飽滿的種子,那麽“福、祿、壽、喜、財”有幸落在中華文化的沃土上,歷五千年,豐富的營養足以讓它們根系發達、枝繁葉茂。每壹侏植物都是壹道壯麗的風景。平時,我們或可看到壹些零散的枝葉或者裸露的根,但我們看不見全貌。殷偉先生編撰的貢獻,就是把樹的全貌描繪了出來,讓我們看到了譜系發達的“五福”。更為難可貴的是,殷偉先生將精心搜集的百幅民俗圖配於書中,讓叢書不僅有知識性,還有視覺的快感。
無疑,中國民間吉祥文化叢書“福、祿、壽、喜、財”文化的出版,於書市,是壹份厚禮;於閱讀是壹份民俗文化大餐;於節日,是壹份不落俗套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