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壹種質地較薄的古代絲綢面料。在紙發明之前,文字通常寫在絲綢上。在古代,絲綢被用作記錄知識的載體。壹般稱為帛書,因其顏色為白色,故又稱素書。
絲綢的起源和歷史;
帛書起源於春秋時期,盛行於漢代,與竹簡及後續書寫載體長期共存。絲綢柔軟輕薄,幅面廣,適合繪畫,這些都是絲綢的優點。
但是普通人用起來太貴了,而且壹旦寫出來又不方便改動,所以壹般只作為終本使用,所以壹直無法取代竹簡作為記錄知識的主要載體。
古代文獻中關於帛書的記載,多與皇室、貴族的藏書有關。晉代紙被廣泛使用後,絲綢仍在使用,但基本上是作為壹些文獻、字畫的書寫和繪畫材料。
帛書的寬度和長度要根據需要裁剪。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高度基本上是48厘米或帛書寬度的壹半,即24厘米,長度根據書的長度裁剪。壹些被發現的實物是由幾部作品寫在壹塊帛書上的,比如《老子》在第壹版之後,第二版之前,還附有另外四部作品。?
這是因為屌絲太貴,不能裁員。帛書的存放方式有兩種,壹種是將整幅帛書折疊成若幹個長方形;另壹種是在2 ~ 3厘米寬的木條上卷半幅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