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字的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興盛;繁盛:全~時期。桃花開得很~。
強烈;旺盛:年輕氣~。火勢很~。
盛大;隆重:~會。~宴。
豐富;豐盛:~饌。
深厚:~情。~意。
普遍;廣泛:~行。~傳。
用力大;程度深:~贊。
詳細釋義:唐虞之際,於斯為盛。——《論語·泰伯》。
國家之盛。——韓愈《送孟東野序》。
物盛則衰。——《史記·蔡澤列傳》。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康熙字典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犧牲粢盛。傳: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齍盛。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又器名。《左傳·哀十三年》:旨酒壹盛。註:壹器也。《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註:謂今時杯杅也。又《廣韻》受也。《詩·召南》:於以盛之,維筐及筥。《古今註》: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又成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墻,所以飾成宮室。又盛服,嚴飾也。《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註:盛,音成。本或作成。又防堤也。《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