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時,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個人年齡相同,彼此非常投合。還有沛國劉伶,陳留阮鹹,河內向秀,瑯琊王戎,他們七個人常常聚會在竹林下面,盡情地飲酒狂歡,通宵達旦地清談。人們稱他們為"竹林七賢"。
2、管鮑之交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極好的朋友,鮑叔牙是齊國的貴族,而管仲家境貧寒,生活很窘迫。兩人盡管身份懸殊,但鮑叔牙非常欣賞管仲。他對管仲十分真誠、寬容,總是在經濟上幫助管仲。後來,正是由於鮑叔牙對齊桓公舉薦管仲,才使得管仲有機會成為齊國的國相。
3、知音之交
春秋時期,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藝高超,卻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壹次他於江邊乘興彈琴,引得岸上的樵夫鐘子期駐足觀望,鐘子期贊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壹樣;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俞伯牙驚訝不已,終於找到了理解自己的知音。
後來兩人相約次年的八月十五再次相會,然而造化弄人,第二年鐘子期去世,俞伯牙傷心不已,在鐘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壹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以紀念知音。
4、刎頸之交
戰國時期,藺相如憑著聰明才智,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出使秦國,最後完璧歸趙,受到趙王賞識,封為上大夫,後來又封為上卿,比將軍廉頗地位還高。廉頗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於前線,功勞卻不如藺相如的壹張嘴,很是不服氣,於是處處排擠藺相如。
而藺相如則是以大局為重,處處忍讓,甚至見到廉頗後都主動讓行。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5、舍命之交
西漢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求見楚元王劉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是為舍命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