芼:覆蓋;摸取。 “芼”本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這些野菜或水草祭祀時被用來覆蓋牲體,故而有“覆蓋”之意。《禮記·昏義》:“教成祭之,牲用魚,芼之以蘋藻”。 《說文解字註》:“覒,擇也。玉篇引詩:左右覒之。按毛詩作芼,擇也。蓋三家詩有作覒者。”此說可以參考。蓋“芼”本應作“覒”(讀音同“芼”)。未能尋得“覒”有“擇取”之義的古文例句。或者,“覒”為“毛”與“見”的會意,即視力不好,引申為“摸索”貌,則釋作“擇取”之義也恰
第二個字不知道,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