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韓立。張遷碑、義英碑、曹全碑、祭祀碑、華山碑。
3.草書。的筆畫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松江版三國吳的急章。今草不拘壹格,流暢自如,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初月》和晉代的《得時》。狂草出現在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其筆法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那以後,草書只不過是書法家模仿曹彰、曹錦和狂草的作品。《野草》的代表作品,如唐代張旭的《腹痛》、懷素的《自傳體帖》等,都是現存的珍品。
草書人物及代表作品
1)張序堂詩四首2)懷素堂自傳體筆記3)孫唐書譜4)黃庭堅宋《李白追憶似水年華》詩卷5)米芾宋《草書隨筆》6)冼玉淑元《石鼓上詩》7)朱允明《前後赤壁詩卷8)明《草書詩卷9)白巖詩卷10
4.最著名的行書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輩們形容它是“龍騰天降,虎臥鳳閣”,稱贊它是“天下最好的行書”。唐嫣真卿的《祭侄》壹書非常豪放,古人評價為“天下第二行書”。蘇軾的黃州寒食貼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行書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詠寫的《廬山寺碑》,流暢而豐富。還有宋代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頫、冼玉樞、康立龍,明代的朱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鐸,清代的何等。他們都擅長行書或草書,很多作品代代相傳。
5.代表作品。歐陽詢的九成宮禮泉銘、花都寺碑、於世南的夫子廟碑、褚遂良的夫子廟碑、公告帖、紀之標、王羲之的《樂毅論》、《曹娥碑》、《黃庭經》和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
中國畫按內容分為山水人物、動物、花鳥,按畫法分為工筆和寫意。
中國畫起源於古代,象形文字,奠定了基礎;當初寫字和畫畫沒什麽區別,意思是壹樣的。我國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有人認為伏羲的畫卦和倉頡的寫卦是開天辟地之先河。寫字和畫畫沒有區別。
流派大作太多,執行百度。。。。百度百科還挺詳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