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拼音是xiū,組詞有修改、修復、修車、修辭、修養等。
詳細解釋:
(1)形聲。從彡(shān),攸(yōu)聲。“彡”有裝飾義。本義:修飾,裝飾。
(2)同本義。
修,飾也。——《說文》
(3)又如:修容(整飾容貌);修詞(修飾詞句。亦指作文;文辭);修飾邊幅(形容註意儀容、衣著祳惱);修娖(整理修補)。
(4)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禮記檀弓》
(5)又如:修娖(整理修補);修完補輯(修葺整治;補綴損缺);修月(古代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
(6)興建;建造。
鐘鼓不修。——《呂氏春秋先已》
(7)又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構(修建);修廢(興復廢業);修營(修建);修辟(修整開墾)。
修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
又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又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註》蹇修,古良媒。
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又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又與卣通。《周禮春宮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為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