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怎麽樣才能養成好學的習慣?

怎麽樣才能養成好學的習慣?

什麽是習慣?字典上說:“習慣就是長期重復地做,逐漸養成的活動。”培根說:“習慣是壹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勤奮好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們為人類的進步與科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魯迅先生“隨便翻翻”的讀書習慣,使他看書著迷,成為偉大文學家;華羅庚“刻苦自學”的習慣,終使“勤奮”出“天才”,成為著名的數學家……這些例子表明,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人的壹生中的重要性。國內外教學研究資料表明: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的好壞,百分之二十與智力因素相關,百分之八十與學習習慣相關。這就說明,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其今後的發展意義深遠。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大班的孩子即將步入小學學習、生活,而小學的學習方式是完全不同於幼兒園的,幼兒園是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活動,小學則是以學習知識為核心的學習活動,如果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養成壹些好的學習習慣,將會為其今後深入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因而在這學年,我園把課題《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中的“學習習慣”的研究放在了第三實施階段——大班。怎樣才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通過壹年來的時間與研究,現總結壹下幾個方面的做法。

壹 、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集中幼兒的註意力,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1.從興趣入手,引導幼兒樂於觀察。

觀察是獲取周圍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兒童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開端。因此,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提出:“觀察、觀察、再觀察。”幼兒從其壹出世起,就積極地向周圍世界進行探索。《綱要》指出:3歲兒童就對周圍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們會註意到:有的孩子對什麽都感興趣,總是向成人提出“這是什麽”“為什麽”等各種問題;而有的對眼前的變化“視而不見”,這讓孩子失去了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機會,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因此,觀察力的培養和發展對幼兒自主探索學習世界具有重大意義,是智慧開啟的重要能源。如在自然角,我給幼兒設計了觀察記錄表,讓幼兒用追蹤觀察的方法間斷性地觀察和記錄,了解種子從播種——發芽——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豐收季節,我們帶領幼兒到農田之中觀察比較玉米與高梁。讓幼兒從外形特征,如根、莖、葉等方面,比較其明顯與不明顯的不同特征。不僅認識了玉米和高梁,又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又如在進行園本活動《我的家鄉——邵伯》時,讓幼兒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從上到下、從明顯特征到不明顯特征等方面觀察家鄉的鐵牛、甘棠樹、大馬頭、美食街等。孩子的觀察力是增進其他能力的前提,我們要多提供活動的機會,並在活動中註意多培養、多引導、多渠道發展孩子的觀察力。

2.妙用動畫人物,培養孩子的註意力。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最好形式。”孩子的個性千差萬別,要說他們有什麽***同點,那就是對動畫人物的喜好。福娃、大頭兒子、孫悟空等等總是孩子們的最愛。可別看這些虛擬世界的動畫人物,它們的力量有時是我們這些真實世界中的人難以達到的。所以,我總是以這些童話人物的口吻來要求孩子,“上課了,福娃請小朋友註意力集中!”“大頭兒子說小朋友要開動小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聽著這些以動畫人物口吻說出的話,孩子們總覺得特別的親切,有吸引力,註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教師還可利用遊戲、故事等方法,讓幼兒的註意力更加持久。

二、充分利用遊戲活動的形式,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幼兒有良好的傾聽能力,是使以後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壹。因為在傾聽的過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別人的經驗,為己所用。如在體育活動後到午點前的短短十分鐘裏,我設計了壹個“悄悄話”的小遊戲。它不僅可以調節好他們活動後興奮的情緒,讓他們能安靜用餐,也能培養他們良好的傾聽習慣。每天我請五個孩子分別和老師說壹句悄悄話,然後由老師或者幼兒自己來表演說話的內容,用動作和口型來讓大家猜他說的是壹句什麽話。在別人表演和輕聲說的時候,教室裏安靜得鴉雀無聲,孩子們都聽得特別認真,看得特別仔細,生怕錯過了任何壹個字眼。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小遊戲。在這個遊戲裏,每個孩子都體驗到了分享和傾聽的樂趣。每天十分鐘,不僅鍛煉了孩子們傾聽的能力,還讓他們學會了說壹句完整、連貫的話。

三、在教育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師對幼兒施加影響的主要手段,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通過教育活動,分階段地培養幼兒任務責任感,對其走上有壹定獨立性的小學生活,無疑有著極大影響。例如,我在進行科學活動“聰明寶寶尋寶”時,就布置幼兒任務,回家找壹些小電珠、電線、電池、電線拼路板等操作材料第二天帶到班上來。目的是通過幼兒幫助老師準備教具,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意識。果然,第二天,許多小朋友帶來了“小電珠”、“電池”、“電線”等等,活動開展的很成功,孩子們的情緒很高。這時,我又不失時機地針對那些沒有完成任務的孩子面前進行榜樣教育:“這些能從家裏帶來操作材料的小朋友能認真記住老師分配的任務,幫了老師的大忙,是個負責的好孩子。”又讓孩子們說說如果大家誰都沒帶東西來,這次活動會怎麽樣?從而使孩子們了解到不負責任的後果。通過這壹類型的教育活動,教育幼兒做事要認真負責,善始善終,從而逐步樹立起幼兒的任務意識,為幼兒今後的小學生活創造壹個良好的開端。

四、充分挖掘兒歌、圖書的教育功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提高讀寫能力。

良好的讀寫姿勢是良好讀寫能力的基礎,而良好的讀寫能力又是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壹個重要方面。兒歌、故事、連環畫是幼兒喜愛的壹種文學形式。兒歌朗朗上口,易讀易懂;趣味性強的圖書,幼兒對其百看不厭。在對幼兒進行讀寫姿勢培養的過程中,壹是利用圖書閱覽室的條件,發揮圖書的教育功能;二是將對幼兒讀寫的具體要求創編成兒歌,並制作成幼兒喜愛的圖書,使幼兒在制作圖書、閱讀圖書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提高幼兒的讀寫能力。如在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姿勢方面,我們創編了兒歌《亮眼睛》:“眼睛眼睛亮晶晶,保護眼睛仔細聽,看書學習身坐正,距離壹尺要記清,時間長了向外望,欣賞遠處好風景。”幼兒在反復的誦讀中,不僅記住了正確的朗讀姿勢,還照樣效仿。又如在培養幼兒的寫字姿勢時,利用兒歌《學習姿勢》,(小小圖書桌上放,眼離書本壹尺遠,鉛筆卡在虎口上,手離筆尖壹寸長,胸離桌子壹拳寬,肩平腰直腿平放,讀書畫畫愛學習正確姿勢記心上。)鼓勵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繪制他們喜愛的連環畫,使幼兒在繪制這些小圖書的過程中,掌握良好的“寫”姿。有了良好的讀寫姿勢,也就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了堅實的地基。

在培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除了上述的壹些方法,教師還需要綜合利用多種方法如:

1、樹立榜樣,以點及面

 孩子的發展總是不壹樣的,有的孩子學習習慣好,有些孩子學習習慣就不那麽盡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間也是可以相互影響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師就盡量在孩子中間樹立壹個好的榜樣,這樣,讓孩子之間相互促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家園合作,***同培養幼兒好習慣  

家長是教育資源中很重要的壹部分,特別是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家長的作用是不容小視的。教師要和家長經常溝通,保持家園要求的壹致性,***同作用於孩子,促使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3.讓幼兒在反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著名教育家曼思說:“習慣仿佛壹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壹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的牢不可破。”換言之,就是說壹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養”不難,養成就需要很大的堅持性,需要不斷的強化。

教育孩子是件任重道遠的事情,培養孩子好習慣的形成是壹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教師要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擁有好習慣的孩子,也會擁有壹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