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讀liáng、liàng。
涼,漢語壹級字,讀作涼(liáng或liàng),本義指寒。溫度低:涼快。涼爽。涼意。涼氣。陰涼。涼絲絲。涼亭。荒涼。喻灰心,失望:聽到這消息,我涼了半截。中國西晉末年至北魏,各族統治者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割據政權:五涼(前、後、南、北、西)。
(1)(形聲。從水,京聲。本義:寒)。
(2)同本義。北風其涼。——《詩·邶風·北風》。
(3)微寒,稍冷。
(4)又如:冬暖夏涼;涼生生(微涼貌);涼宇(涼秋的天空);涼吹(涼風);涼榻(竹制矮床);涼轎(壹種無帷轎);涼衣(涼衫;內衣);涼風(初秋涼爽的西南風。八風之壹)。
(5)薄;輕微;刻薄。
(6)又如:涼德(薄德);涼能(才能微薄);涼菲(才德微薄);涼厚(薄與厚);涼薄(微薄,淺薄);涼駁(淺薄蕪雜)。
(7)人煙稀少;冷落。如:涼落(衰落);涼涼(寂寞冷落的樣子);涼野(荒寒的曠野);涼聲(悲涼肅殺的聲音)。
(8)悲愴,內心淒苦,又比喻灰心、失望。如:悲涼;涼思(淒涼的思緒);見此慘狀,心都涼了。
(9)〈方〉∶痛快;舒服。如:當幹部的態度好,人家窮也窮得心涼。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音良。《正韻》涼,通作涼。《韻會》薄寒為涼。《前漢·五行誌》?涼,冬殺也。《註》師古曰:涼,薄也。
(涼)《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又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為涼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與?同。《周禮·天官》漿人掌***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佐也。《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