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人的本性是什麽呢?

人的本性是什麽呢?

私心屬於人的本性和本能

什麽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有哪些表現,如何看待人的本性等問題,歷來是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壹個“私”字曾經被塗上醜惡的色彩,私心被貶得壹文不值。如今這種現象已悄然消失,但是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人的私心,還沒有進行過認真的討論,沒有壹個公認的見解。現以本人的觀察與思考,就怎樣看待人的私心談壹些看法。

1.私心屬於人的本性和本能

什麽叫私心?新華字典的解釋是:“為自己打算的念頭;利己之心”。因此,說私心是滿足私欲之心,應該也可以。

我認為私心或者說滿足私欲之心,乃是人與生俱來的思想,屬於人的本性和本能。私心的內在的原動力是人的私欲,即食欲、性欲、物欲和愛美之心,還有求生的欲望、怕苦怕累怕危險、圖快樂、圖享受等等。這些個人的私欲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學,它會隨時不由自主地自動出現在人的腦子裏。而且,每壹個正常的人都會積極主動、想方設法滿足自己的最基本的欲望,這就是所謂的私心。所以私心是人生最原始、最樸素的思想。

如果壹個人平常沒有“為自己打算的念頭 ”,沒有“利己之心”,從來不做利己的事情,豈不是成了木偶?所以,沒有私心人是無法生存的。古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意思是說人平常都難免有私心。 私心是人終身必要的、正常的本性和本能。可以說生命不息私心不止。

2.私心是平常心和善良的心

人活著,時時刻刻有種種生理需求和欲望,包括吃喝拉撒睡等等,需要隨時隨地適當解決。這時私心立刻發揮作用:為自己打算,盡可能馬上行動解決問題。私心就是這樣隨時隨地解決自身需求的問題 。顯然,私心是十分自然的心理過程。如果與人與外界發生矛盾怎麽辦?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時人的私心不能放任,要顧及他人和公眾的利益,將自己的想法作適當調整。這就是對私心的約束和控制, 叫做自律和自制。只顧自己, 不顧別人 ,“只為自己打算,只做利己的事情”,那叫自私,自私自利 。

如果人能夠知道自律和自制, 使個人行為做到合情合理合法,與他人利益避免沖突 ,這樣的私心就是人應有的正常心,平常心,壹顆善心。為什麽說這樣的私心是善心?道理很簡單:

(1)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善待他人,是善心;

(2)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關系;

(3)既然是平等關系,那麽對別人好是善心,對自己好、 善待自己,自然也是善心。否則,彼此就不是平等的關系 。

孩子小的時候,會喊會哭,要吃要喝,喜歡玩、喜歡快樂,只要求大人滿足自己的願望,而不會動腦筋去做壞事,這就是小孩子善良的表現。所以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符合實際。

如果在平常,人沒有基本的、起碼的私欲之心,即沒有食欲,沒有性欲,或者沒有愛美之心等等,那是嚴重的病態。假如說那不是病態,又是什麽?

在極左思潮泛濫,私有制被消滅、連個體勞動都被禁止的年代裏,人的本性得不到承認,壹個“私”字背負著莫大的罪名,對私和貪不分青紅皂白壹律狠批,私心被塗上醜惡的色彩。以為這樣“破私立公”便可以樹立起人的公心,有助於建設美好的社會,結果事與願違。

3.沒有私心通常是非正常情況下存在的現象。

我們進壹步分析可以發現,沒有私心不是正常情況下應有的現象。只有在壹些非常的情況下,人可能會表現出沒有私心的樣子。 比如,有的人由於健康出了極為嚴重的狀況,或者生活受到嚴重的挫折,導致心灰意冷,處於絕望的情緒中,這時他可能只想死去,別的什麽心思都沒有。或者是人在嚴峻形勢下,例如在誌士仁人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毅然決然赴湯蹈火拯救民族危機,軍人在戰場上拼死戰鬥,或者有的人在搶險救災中奮不顧身,如此等等,他們的確拋棄了“為自己打算的念頭”, 表現為沒有私心。除此之外,作為植物人也許沒有私心。

4. 私心需要自律和自制

誠然,人基本的私欲和私心屬於正常而且必須的本性和本能, 但私心也不是越大就越好。人活在世界上,生活在集體社會當中,個人的私欲之心 與外界有關系和矛盾時,要能自律和自制 ,不讓私心放任和膨脹,做到遵紀守法,處理好各種關系。

古人說“欲而不貪”,是說人可以有個人的欲望,但不可以過分,不可以出格。如果對私欲之心不加以自制,不受社會規則(法律)的限制和約束,不走正道,侵犯他人利益,搞坑蒙拐騙和偷盜,投機取巧謀取不義之財;公務人員貪汙受賄,以權謀私,非法占有,這些做法不屬於人正常的私心,而是貪心。

5.私心與自私和貪心不可混為壹談。

自私、貪心與私心不可以混為壹談。 必須弄清楚:

(1)私心是人必要的本性和本能;沒有私心,人不能生存;私心屬於褒義詞;

(2)自私,是偏激、有錯的;自私是不明事理的表現,自私自利討人嫌,對人生存不利;

(3)貪心是損人利己,圖謀非法之利,是可惡的。 對貪心必須予以無情的抨擊和必要的懲罰。

人們在言談中往往不註意掌握“私心”與“自私”在語義上的差別, 常常把兩個詞語混為壹談,這壹點需要糾正。

但是,追根溯源,私欲之心的確是自私和貪心的源頭。但是打擊和制裁貪心,目的是打擊和防止犯罪,在於抑制人的私欲膨脹,而不是要消滅人的私心,目的是引導人們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在合情合理合法的範圍內。所以,壹般情況下人的私心不能被徹底消滅。只有當壹個人罪大惡極, 需要剝奪他的生命時,才談得上徹底消滅他的私心。

6.所謂的“白專道路”是清白的。

人們看得清楚,改革開放以後,社會形勢逐漸發生很大變化,從思想理論、政策法規到社會實踐,情況跟以前大不壹樣。公有制經濟壹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個體勞動得到允許,民營經濟和股份制經濟獲得合法地位。人的私心不再遭受過分的蔑視和批判,人們的生活有了壹定程度自主的權利。

現在,人們為自身的利益,為了改變自己的衣食住行狀況, 為個人和家庭的利益而努力學習、 努力奮鬥;為了搞發明創造,個人鉆研,個人奮鬥;或者辦公司辦企業,或者從事各種生產經營,只要遵紀守法,都屬於光明正大的事情。可是因為其中有為自己打算的想法在前頭,在以前就稱作“白”,叫“走白專道路”,是要被批判的。現在好了,沒人管這事了。換句話說,幾十年前曾經倍受批判的“白專道路”,已經在事實上得到承認和肯定。

其實,所謂的“白專道路”,本來就是順應人性的、清清白白的道路,是普通人走的正道。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曾經被指為典型的走白專道路的知識分子。現在我們可以用他為例子,說明走“白專道路”,根本沒有什麽可批評的地方。

當然,提倡、號召知識分子走 “又紅又專”的道路,為國家為集體多做貢獻沒有錯,而且是必要的。但是為此目的而大張旗鼓批判“白專道路”,沒有必要。知識分子走“白專道路”,等他們有了成就,再號召他們為國家為大眾多做貢獻不晚。歷朝歷代出現的有識之士,誌士仁人,民族英雄,名人名家,為社會進步做出傑出貢獻,成為社會的精英和楷模。為人所知者均是自覺學習和自我修行,達到高尚的思想境界,沒有聽說有誰是被社會輿論驅使的結果。

7.人的思想品質需要提升

能夠為他人著想,為國家為公眾謀利益 ,叫做公心。但它不是人的本性,不是人生來就有的思想。事實證明,人必須通過接受教育和自我學習,做到會管理自己的私心,不要讓私欲過分膨脹變成貪心。 要樹立壹定的公心,懂得倫理道德,懂得關心和照顧家庭、關心和幫助別人,懂得正確處理私與公的關系,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普通人做到私而不貪 ,高尚的人做到私而有公。 這樣,人與人才能避免沖突,社會才能和諧,大家才能生活得更好。

8.貪心必須受到制裁 ,權力必須受到約束

實踐證明,人的貪欲之心在壹定的條件下和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很容易膨脹和泛濫。對於掌握壹定權力的官員,如果缺乏有效的約束,很容易產生腐敗,造成很大危害。所以政府部門辦事壹定要有嚴格的程序,必須有比較周密的制度和法律對權力加以約束。

有大量的事實反復說明,“壹個人做壹兩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壹輩子做好事而不做壞事”。如果對社會成員或政府官員,因為他們曾經表現突出, 曾經做過壹些好事,就讓他們享有特權 ,讓他們可以脫離法制約束,可以不受公眾監督,那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