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怎麽介紹‘殷’這個姓?

怎麽介紹‘殷’這個姓?

殷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壹百零四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壹六。?

尋根溯源 殷姓來源有三:1、出自子姓,為契之後。據《風俗通》、《元和姓纂》及《通誌?氏族略》等所載,盤庚自奄(故城在今山東曲阜)遷到殷(故城在今河南安陽西北),故稱殷商。周武王滅紂,封紂王庶兄微子啟於宋,子孫不得封者,以故國名為氏,稱殷姓。2、以居地所臨之水為氏。據《通誌?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所載,河南禹州有殷水,居者以水為氏。3、出自他族改姓。清滿洲八旗姓音佳氏後改為單姓殷;今彜、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殷契。乃帝嚳之子,商部族傳說中的始祖。契為其母簡狄吞燕卵而孕所生,故被賜為子姓。契在舜帝時任司徒,掌管教化,後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西南),其裔孫成湯建立商王朝。其間曾五次遷都,十傳至盤庚時,又由奄遷到殷(在今河南安陽市壹帶),故名殷商,契又被後人稱為殷契。商下傳至紂時被周所滅。後周武王封紂王庶兄微子啟於宋(今河南商丘),以奉湯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後裔大多沒有封賞,便以原國名為氏,稱殷姓,他們尊殷契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殷姓發祥於今河南省境,自從西周得姓之後,至秦統壹六國,他們大多繁衍於這壹帶。秦末時,殷姓大多居於河內野王(今河南武陟、沁陽壹帶),漢初遷汝南(今屬河南),至漢北地太守殷續,又移居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縣東北),並以此為中心,不斷繁衍,發展成為壹個較大家族。除此之外,在秦漢之際殷姓見諸史冊的人物還有:會稽假守殷通,瑯琊博士殷崇,雁門人殷謨,弘農功曹殷肅、東海人殷嘉,左馮翊殷周,可見此際今浙江、山東、山西、陜西等地均有殷姓人活動的身影。三國時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參,吳人殷政,可見已有殷姓人南遷於今江蘇、四川壹帶。兩晉南北朝時,陳郡尤以長平之殷姓人發展迅速,族大人眾,名人輩出,並發展成為殷姓陳郡郡望。此際,由於戰爭、自然災害、官職調升等原因,殷姓又有南遷潤州(今江蘇鎮江)、歙州(今安徽休寧)、豫章(今江西南昌)等江南之地者。如陳郡長平人殷羨、殷浩父子均仕宦於晉,後貶為庶人,徙於東陽之信安縣(今浙江衢州)。隋唐時期,殷姓除繼續昌盛於陳郡長平外,分布更為廣泛,並有殷盈孫在唐僖宗年間仕宦成都諸曹參軍且落籍當地。宋元之際,隨著金兵和蒙古騎兵南下,中原、華東等地戰火連天,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不惜顛沛流離四處逃難,於是殷姓分布更廣,南方的廣東、福建,北方的山西、陜西、甘肅等均成為殷姓難民避難所。明初,殷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壹,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明末,殷姓幾乎遍布全國各地。清代,殷姓人有渡海赴臺,揚帆南洋者,並有山東、河北之殷姓闖關東謀生入居東三省。如今,殷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山東、雲南、四川、河北、陜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殷姓約占全國漢族殷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郡望堂號 殷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汝南郡,治所在平輿(今屬河南);2、陳郡,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

堂號:“臥治”、“勤儉”、“畜艾”、“棲老”等。

宗族特征 1、殷姓是個歷史悠久的姓氏,也是擁有人口較多的姓氏之壹。2、殷姓南遷要比其他姓氏早得多,為他姓所不可比擬。3、兩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河南殷姓壹直為天下殷姓之主流,他支所不能撼。4、派生出衣姓。據《康熙字典》所載:“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殷之胄。”胄即後代子孫,由此可知,今山東境內的衣姓,是由殷姓轉音而派生出來的。

名人精粹 殷仲文:陳郡(今河南淮陽)人,東晉文學家,曾官尚書、東陽太守。擅文辭,其詩開始改變東晉玄言詩的風尚,但其玄氣並未盡除。殷仲堪:陳郡人,晉代將領。能清言,善屬文、工書。孝武帝時任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荊州刺史,鎮江陵。殷浩: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東晉名臣。識度清遠,好老易,為風流談論者所宗。晉建元初征為建武將軍,後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因北征失敗,免為庶人。殷蕓:陳郡長 平人,南朝梁文學家。官秘書監、司徒左長史,曾奉武帝命作《小說》十卷,時稱《殷蕓小說》,已佚。殷鈞:陳郡長平人,南朝梁臨川內史,仲堪五世孫。好學有思理,善隸書,為當時楷法。後官至國子祭酒。殷開山:京兆戶(今陜西戶縣)人,唐代名臣,名嶠,以字行。隋時為太谷長,入唐後,歷任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封勛國公。殷仲容:陳郡長平人,唐朝著名書畫家。不害孫,聞禮子(壹說令民子),世代皆工書畫。官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畫人物、工寫貌,擅長用墨,淺深濃淡,如兼五彩,為水墨畫之先驅。書法兼篆隸。殷士儋:山東歷城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間進士,歷檢討、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職,後入閣拜相,因與其他權臣不和,不久辭職回家。殷化行:陜西鹹陽人,清代大臣。康熙年間武進士,初授守備,後積功授三屯營副將,擢臺灣總兵官,累官至廣東提督。殷樹柏:浙江嘉興人,清代畫家。擅長畫卉,法宗陳淳、惲壽平,下筆恬靜,清麗有韻味,尤善小幅,晚年喜寫蔬果,書宗柳公權,用筆挺拔。傳世作品有《冷竹寒泉圖》、《雞鳴圖》、《三秋圖》。殷世安:江蘇常熟人,清代畫家,字濟公。工詩,寫墨竹有煙霏雨露之致。殷良弼:江蘇無錫人,近現代林學專家。曾赴日留學。回國後曾任北平(即北京)大學農學院、西北農學院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森林系主任,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林學會。編有《林產制造學》、《實用伐木運材及工程學》。殷希彭:河北安國人,曾赴日學醫,獲病理學博士學位。壹九三八年參加八路軍,建國後,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等職,壹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