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康熙四十七年到雍正時期的大臣

康熙四十七年到雍正時期的大臣

張廷玉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太保,封三等伯,歷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進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加少保銜,後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長期和清廷對抗的蒙古準噶爾部煽動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蔔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帝為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壹,決定出兵征討。因戰事緊急,軍令需要迅速處理和嚴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門內設立“軍機房”,嗣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命怡親王允祥、張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廷玉定規制”。按照旨意,張廷玉就軍機處的性質、官職、職能、紀律等方面都作出了嚴格規定,其中涉及到檔案的地方就達多處,如:軍機處參予官員奏折的處理和諭旨的撰擬;軍機章京負責謄寫、記檔及日常工作;軍機處設《存記簿》,“奉旨存議”事務,壹律登記;“密事有件”,密封存檔,屆時折閱辦理等。這壹整套嚴密的規章制度,不僅加強了皇權統治,避免了政出多門以及失、泄密現象的發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統壹了辦文機構,保證了檔案的齊全、完整與安全,為利用和編撰方略(誌)提供了方便。

康熙十壹年(1672年)生,父康熙朝大學士張英。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康熙朝歷任檢討、直南書房、洗馬、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

雍正元年(1723年)升禮部尚書,次年轉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國史館總裁,太子太保。

三年(1725年),署大學士事。四年(1726年),晉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並兼充康熙實錄總裁官。

六年(1728年),轉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七年(1729年),加少保銜。同年,因西北用兵,設軍機房於隆宗門內,與怡親王允祥、大學士蔣廷錫董其事。雍正皇帝臨終,命其與鄂爾泰並為顧命大臣。乾隆朝,以兩朝元老為朝廷所重,死後配享太廟。終清壹代,漢大臣配享太廟者惟張廷玉壹人。

張廷玉在任期間的主要工作在於擔任皇帝的秘書,對清廷政治制度的貢獻是完善了奏摺制度與軍機處的運作規則。與其他直接處理政務的大臣不同,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太多關於張廷玉的具體事跡。

張廷玉為人謹小慎微,謹守「萬言萬當,不如壹默」(清:黃山谷言)。故雍正贊揚他「器量純全,抒誠供職」稱其為「大臣中第壹宣力者」。

曾先後纂《康熙字典》、《雍正實錄》,並充《明史》、《國史館》、《清會典》總纂官。

張廷玉身為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戶部、吏部、翰林院,又擔任國史館和其他好幾個修書館的總裁官,職務繁多,工作忙碌,這是可想而知的。他自己說,雍正經常召見他,壹天召見二、三次,習以為常。西北用兵以後,“遵奉密諭,籌畫經理,羽書四出,刻不容緩”。從內廷出來,到朝房辦公,屬吏請求指示和批閱文件的常達幾十上百人。他經常坐在轎中批覽文書,處決事務。傍晚回到家中,仍然“燃雙燭以完本日未竟之事,並辦次日應辦之事,盛暑之夜亦必至二鼓始就寢,或從枕上思及某事某稿未妥,即披衣起,親自改正,於黎明時付書記繕錄以進”。雍正也說他和鄂爾泰二人“辦理事務甚多,自朝至夕,無片刻之暇”。

在雍正朝,張廷玉主要從事的雖然只是文字工作,但由於他“周敏勤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這壹工作上來了,因而“尤為上所倚”。雍正五年(1727年),張廷玉曾患小病,雍正對近侍說:朕連日來臂痛,妳們知道嗎?近侍們吃驚地問緣故,雍正說:“大學士張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八年(1730年),賞銀20000兩,張廷玉辭謝,雍正講:“汝非大臣中第壹宣力者乎!”不許他推辭。當雍正身體不舒服時,凡有密旨,悉交張廷玉承領,事後雍正說:“彼時在朝臣中只此壹人。”(《澄懷園主人自訂年譜》卷三)確實,允祥死後,鄂爾泰入閣以前,張廷玉在滿漢朝臣中確實處於第壹個被信任者的地位,被雍正視為股肱大臣。十壹年(1733年),張廷玉回鄉祭祖,動身前壹天,雍正贈給張廷玉壹件玉如意,並祝願他“往來事事如意。”同時贈送物品及內府書籍52 種。《古今圖書集成》只印64部,獨賜張廷玉2部。雍正還賜張廷玉春聯壹副:“天恩春灝蕩,文治日光華”。後來張家年年用這副春聯作門聯。雍正臨終前,張廷玉與鄂爾泰等同被顧命,命他日配享太廟。終清世,漢大臣配享太廟者惟張廷玉壹人而已。

張廷玉任職年久,長期處機要之地,在雍正年間,他雖然“最承寵眷”,然而“門無竿牘,饋禮有價值百金者輒卻之。”他在皇帝身邊服務,擔負的又是機要文字工作,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因而處處小心謹慎,辦事十分細致周到。他對黃山谷說的“萬言萬當,不如壹默”,極其傾倒,表示“終身誦之”。少說多做,既是他立身的主導思想,也是他的為官之道。他以皇帝的意誌為意誌,默默去做,不事張揚,事成歸功於人主,事敗自己首先承擔責任。雍正贊揚他“器量純全,抒誠供職”。乾隆稱許他“在皇考時勤慎贊襄,小心書諭”。作為領導人的秘書,這些確實都是很值得稱道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