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袈裟露右肩有何典故

袈裟露右肩有何典故

偏袒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袒壹肩、偏露壹膊。略稱偏袒。披著袈裟時袒露右肩,覆蓋左肩。這是表示尊敬之禮法。

原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禮法,佛教沿用之,即於比丘拜見佛陀或問訊師僧時,須偏袒,以從事拂床、灑掃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謂便於服勞、聽令使役,亦即以偏袒為敬禮之標幟。佛像中,有偏袒右肩形及通肩形,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之天鼓雷音如來、寶幢如來、釋迦院之釋迦牟尼如來、阿難、迦栴延等均作偏袒右肩形。(舍利弗問經、無量壽經卷上、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釋氏要覽卷中、慧琳音義卷十)

出家人的袈裟平時是不偏袒的,只有恭敬時才偏袒。凈業三福中“孝敬父母,奉事師長”,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作事時必用右手,行則右足先上前,表示有事方便服勞。而禮拜時雙膝著地,懺悔時則跪右膝,古人稱之胡跪。而雙手胸前合十代表皈依自性而不執外物,意即背塵合覺。偏袒,合掌,乃身業清凈。外貌端肅稱之為恭,中心虔誠謂之敬,是意業清凈,經中常見“而白佛言”,白乃表白之意,此是語業清凈。由此可見,佛經上的壹字壹句就是我們要堅守的行為準則,這樣才能做到正法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