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樟科楠屬的拼音

樟科楠屬的拼音

樟科楠屬的拼音:zhāngkēnánshǔ

資料擴展

樟,漢語壹級字,讀作樟(zhāng)。其本義是指壹種常綠喬木,木質堅硬細致,有香氣,做成箱櫃可防蠹蟲:香~(樟樹)。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樟zhāng(ㄓㄤ)

1、常綠喬木,木質堅硬細致,有香氣,做成箱櫃可防蠹蟲:香樟(樟樹)。樟腦(由樟樹的根、莖、枝、葉蒸餾而制成的白色結晶體,可入藥。亦是工業原料。亦稱“潮腦”)。

基本詞義

樟zhāng

常綠喬木[camphor tree],葉卵形,夏季開黃白色小花,果實黑色,大如豌豆,木質堅固細致,有香氣,做成箱櫃,可以防蠹蟲

用詞組

1.樟蠶zhāngcán

wild silkworm野蠶之壹,色綠,有長白毛,繭呈黃褐色,蛾子的翅為灰褐雜以綠色。廣東、江西等省多見。

2.樟腦zhāngnǎo

camphor由樟樹的根、莖、枝、葉蒸餾而制成的白色結晶體,可入藥。亦是工業原料。亦稱“潮腦”。有清涼香味,用於防蛀蟲;也用於醫藥和化學工業。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樟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又《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

又《廣韻》豫樟。木也。通作章。《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樹楩楠豫章。

又《師古註》豫、章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別。《禮·鬥威儀》君政訟平,豫章常為生。

又郡名。《應劭·漢官儀》豫章郡,樹生庭中,故以名郡。

又《本草》釣樟,樟之小者。

樟科(Laur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壹科,全世界約有45屬,2000~2500種,中國約有20屬,423種43個變種和5個變型。

稀落葉,大多為喬木或灌木,僅有無根藤屬為纏繞寄生草本,大部分植物體有揮發性腺體。葉互生,對生,近對生或輪生,革質,有時為膜質或紙質,全緣,極少分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小脈常為密網狀;無托葉,為茜草型,局限於下表面且常凹陷。

花序或為圓錐狀、總狀或小頭狀;花被片每3片壹輪,有2-3輪;雄蕊9-12,排成3-4輪,第三輪雄蕊的花絲具腺體,花藥2-4室,舌瓣狀開裂。果實為漿果或核果,含壹粒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