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羊年說“羊”:羊的傳說和典故(轉)

羊年說“羊”:羊的傳說和典故(轉)

午後壹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叫“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在十二生肖裏,羊也屬於吉祥的動物。三陽開泰。這“陽”,後來就演化成了“羊”。

三羊開泰。羊在典故中是吉祥之物。古人喜歡用羊字討吉利。羊在中國古代被視為靈獸和喜慶,古代器物上的銘文“吉羊”,通“吉祥”意。古漢語“羊”、“祥”通假。許慎《說文解字》:“羊,祥也”。而“泰”字,源於《周易》六十四卦之壹:泰卦。

羊在先民中,是壹些民族崇拜的圖騰。羊入選十二生肖,受之無愧。有學者研究表明,古老的羌民族是以羊為圖騰的原始部族。

在詞語的平臺上,羊彰顯著美麗,以及歲月深處的光芒。古時人們把母體孕育胎兒的胞衣稱為“羊膜”,供胎兒生命的液體稱為“羊水”。在動物學上,還把“羊膜動物”作為高級動物的壹種劃分標準。許多漢字、成語都與羊相關。如“群”字,就是取“羊性好群”之意。再如“美”字,《說文解字》曰:“美,甘也。從羊,從大。”徐鉉註釋說:“羊大則美” 。可見,“美”是由羊大而味甘而來。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頭頂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歲首祝福時,人們也常用“三羊”來代替“三陽”。三羊開泰,則有好運降臨。

吉祥的羊,神奇的羊角。羊頭像三叉,因此凡箭統鏃三鐮者,皆稱“羊頭”。古時有壹種獨輪小車,壹人挽之於前,壹人推之於後,叫“羊頭車”。羊角彎曲,像旋風的樣子,所以稱旋風為“羊角”。《莊子》中有“摶扶搖羊角上者三萬裏”,正是此意。

羊,既可避禍,又體現人倫之美,寓意吉祥。《雜五行書》雲:“懸羊頭門上,除盜賊。”《春秋繁露》載:“凡贄,鄉用羔,羔飲之其母必跪,類知禮者,羊之為吉祥,故以為贄。”這裏的羊已被古人視為吉祥物。

羊,儒雅溫和,溫柔多情,自古便為與中國先民朝夕相處之夥伴。羊羔跪乳,語出古訓《增廣賢文》。這是壹種感恩的姿勢。“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羊羔跪著吃母乳,符合中國人的孝道。由此,羊成為孝的代表。在十二生肖裏,羊是最具善心的動物。長期以來,羊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家畜,因此,產生了許多含有羊字的成語。崎嶇窄小的道路,稱羊腸小道;丟了羊,趕快修補羊圈,叫亡羊補牢; 某地官多百姓少,叫十羊九牧;弱小的動物面臨險境,喻為羊入虎口。

“羊左”的典故裏有著感人的情節。戰國時期,左伯桃與羊角哀壹起到楚國求職。途中,天下大雪,兩人都穿得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多。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給了羊角哀,自己躲進空樹中自殺。後世的人於是將最知心、能為友誼而獻身的朋友叫羊左。

歧路亡羊。這是《列子·說符》裏的典故。它啟示我們:人生的選擇太多,容易迷失自我。那些迷失在典故中的羊,是否找到了歸途?這樣的擔憂,壹直匿藏於我的內心。

替罪羊。這是壹個悲劇性的典故,源自《聖經》(《舊約》)。亞伯拉罕為了表示對上帝的忠誠,要拿刀殺他的獨生兒子,被天使阻止了,讓他殺了樹林中的壹只羊代替他的兒子。《新約》中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寧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祭品奉獻天主,所以教會通常又稱耶穌為贖罪羔羊。有趣的是,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事例。《孟子·梁惠王上》中載,齊宣王不忍心看見牛死前恐懼戰栗的樣子,而命以羊替換牛來祭鐘。從此以後,“替罪羊”便成了壹個具有悲劇色彩的詞匯。

想起羊,就想起籬笆和土墻。羊在裏邊圈著,安詳地叫著。它的叫聲讓我聯想到幼兒呼喚母親般的眷戀。(趙豐)

摘自/2015-01/30/content_15622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