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
1,泛指山野的多刺灌木。老子:“有老師的地方,長荊棘。”
2.這是對叛徒的隱喻。《南東方朔之歌》:“明則暗,荊棘叢生。”王逸註:“多刺,比喻賊。”
3、比喻混亂。《後漢書·馮異傳》:“披荊斬棘於我,定關中。”李習安註:“荊棘和榛莖被稱為混沌的隱喻。”
4.比喻處境危險。清代寫的《三月十九》詩中寫道:“龍種被荊棘纏住,未能存活而死。”
5不良情緒;嫌隙。唐萌·焦《擇友》詩:“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悲,口傳必帶刺於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