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繁體: 舉 字形是: 與+手 。下部分有直接寫成手的,也有寫成是三橫的寫法。《說文》:“ 對舉也。 ” 老毛病又來了,舉,就是對舉。越解釋越不懂。段註:“ 對舉謂以兩手舉之。 ” 對舉就是用兩手舉(解釋了什麽是“ 對舉 ”,但“ 舉 ”還是沒解釋)。沒有解釋,也許古人覺得這麽簡單還用解釋嗎?《王力古漢語字典》給出了解釋:舉是手向上托起東西。喏,就這麽簡單,還用解釋?當然還是要的,我們從字形構成來看看吧。
簡化字“舉”的上部是興,興的繁體是興,和與有些相似,主要的構件都是 舁 ,二者意義也有些相近。所以,先看: 舁 。
舁 ,yú,《說文》解釋:“ ***舉也 ”。段註:“ 謂有叉手者、有竦手者。皆***舉之人也。***舉則或休息更番。故有叉手者。 ”在《 說文解字:授 》當中講過:廾,是壹個人的兩只手。至於 舁 上面這部分,雖然後來寫成臼,但在小篆裏面下面那壹橫是斷開的,並不是臼。段註的這段話有點意思。他說:舁,就是有的人叉著手在旁邊休息,有的人伸著手在那裏舉著,這兩撥人輪番交替。他這麽說顯然是為了解釋為什麽有兩種手的形態。我認為這個解釋不對。
為什麽不對?不妨先看看 興 字的甲骨文。
金文就更明顯。
顯然,舁是四只手各拿住物體的壹端向上托起,上下部分只是手的方向不同而已。壹起擡東西,也就是舁的本義,古書中有把擡轎子的轎夫叫舁夫,意思很明白了。
那麽舉又怎麽來的呢?為什麽舁中間加個與,下面又加壹只手呢?
先看:與。
與 ,原本就有的字,不是從 與 簡化來的。與,字形是:壹+勺。《說文》:“ 賜予也。 ” 與的本義是:給予。
與,與+舁,《說文》:“黨與也。” 黨與,取“舁”當中***舉的意思,加上“與”當中給予的含義,會意產生了同盟、幫助的意思。
與下面加上壹只手,鑒於與的字形已經比較抽象,我猜測是為了強調是手的動作,而且表示手在下面,物件在上方。這便是舉字了。
話說回來,其實舁這個字就很好,既形象,書寫又簡單,為什麽要變成這麽復雜的舉?妳問我?我問誰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