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張”姓的由來。張姓有哪些歷史人物。

“張”姓的由來。張姓有哪些歷史人物。

是中國最大的姓之壹,得姓歷史悠久,族大支繁。張姓曾有43個望族,為百家姓之首。 張姓,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壹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三是人才輩出,不可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像:張衡 張仲景等人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著力量。1999年我國在昆明舉辦世界博覽會。世博會內立了《源於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張姓源於濮陽”。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匯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地圖顯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於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於濮陽。根據1、 史實依據。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 依據當代研究成果. 黃帝時代,今濮陽地區是華夏的炎黃部落和東方部落交接地區,黃帝不得不在此設重兵防守。於是,把長子玄囂派到了古清河之畔的頓丘(今清豐縣西南固城壹帶);把次子昌意派到了頓丘之北的昌樂(今南樂縣西北吳村壹帶)。當代學者丘菊賢、楊東晨合著《中華都城要覽》壹書列表記載:“玄囂邑於頓丘,今河南濮陽市。”《南樂縣誌·大事記》:“黃帝置南樂壹帶為其子昌意封地,在今境西北築昌意城。”《明壹統誌》:“南樂縣界有昌意城,黃帝之子昌意所築。”當初,昌意城和黃帝史官、造字聖人倉頡部族的基地同在壹地。(2)顓頊時代,帝丘(濮陽)是帝顓頊都城。《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顓頊建都帝丘(今濮陽)。《左傳·昭公十七年》:“衛,顓頊墟也,故為帝丘。”《竹書紀年》:“顓頊居濮。”《漢書·地理誌》:“東郡濮陽故帝丘。”位於濮陽老城十字街中心的四牌樓坊,始建於明嘉靖元年(1522),初建時南匾“顓頊名都”,今東匾“顓頊遺都”。據考證,揮公幼年生活在其父玄囂青陽氏封邑頓丘,年長在帝丘為顓頊輔臣,受封得姓於帝丘。青陽即在清水之陽(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經濮陽,這就證明張姓始祖揮就生長活動在今濮陽地區。2文物遺址。中華第壹龍.1987年在濮陽老城西水坡考古發現了“中華第壹龍”,距今6400多年。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在濮陽老城發現“中華第壹龍”,說明龍祖、龍根在濮陽。“中華第壹龍”出土地點,向西約10公裏是顓頊陵、帝嚳陵,向東約1公裏便是揮公墓古遺址。(2)顓頊陵和帝嚳陵,今合稱“二帝陵”,位於濮陽老城西約10公裏。由於行政區劃變動,其地今屬內黃縣梁莊鄉。(3)揮公墓古遺址。帝丘(濮陽)在上古時期是東方部落勢力與黃帝部落勢力的交接地區,因此黃帝必須在帝丘設防,所以才把其子玄囂封於青陽。在蚩尤族北進之後,黃帝部落的經營重心也移向豫北冀南地區,故黃帝部落才能在涿鹿(河北省西北部桑幹河流域)大敗蚩尤。至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帝時,遂以濮陽為帝都,其後玄囂之孫帝嚳也以帝丘為都城,故《路史·國名紀丙》記載說:“濮陽,帝後所都,今澶之屬縣,所謂帝丘,有顓頊城”。顓頊、帝嚳死後又都葬在濮陽。由此可知,張姓始祖揮幼年隨其父玄囂生活在濮陽,成人後輔佐其堂兄弟顓頊任弓正,工作在濮陽,張姓祖根就在濮陽。 百度裏有更全的。。妳可以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