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的筆順是橫撇。
登字的筆順圖解
***十二畫
登
1
橫撇
2
點
3
撇
4
撇
5
捺
6
橫
7
豎
8
橫折
9
橫
10
點
11
撇
12
橫
登字的筆順分布演示圖
登的拼音為dēng,部首為_,結構為上下結構,註音為ㄉㄥ,筆順編號為543341251431。
登字的具體字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基本解釋
(1)(動)上、升:~山。(2)(動)刊登或記載:~記。(3)(動)踩、踏:用力踩~。(4)(形)成熟:五谷豐~。(5)(動)〈方〉穿(鞋、褲等):~上鞋。
二、康熙字典
登午集中_部康熙_畫:12畫,部外_畫:7畫〔古文〕____《唐_》《集_》《__》《正_》__都_切,等平_。《_雅·__》_也。《玉篇》上也。_也。《易·明夷》初登於天。《_·_典》_咨若_登庸。《左_·僖九年》王使宰孔__侯胙,下拜登受。《_·月令》_乃登_。《周_·秋官》司民,掌登_民之_。《前_·食_誌》__曰登。《_》_上百工之_也。又《_雅·__》成也。《增_》熟也。《_·泰誓》以登乃辟。《_·大雅》_先登於岸。《周_·地官·小司徒》_比法於六_之大夫,使各登其_之_寡六畜__。《_》登,成也。成_定也。《孟子》五_不登。《_》登,成熟也。又尊之曰登。《_·月令》登_。《_》_言登者,尊之也。又《博雅》登登,_也。又__用力相__。《_·大雅》_之登登。又登_鼓院。《宋史·_官誌》_司_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又榻登。《_名》施於大_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_也。《_文》作__。又星名。《__·天文誌》_星之精流,_及登。又_皇朝_曰登晨。_《___帝_》。又州名。古_子_,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又姓。出南_,蜀有_中流人,始平登定。又《集_》丁_切,等去_。履也。或作蹬。又《字__》__切,等入_。《公羊_·_五年》公曷__而__,登_之也。《_》登_言得。_人名求得_得_。作登_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又葉都_切,音_。《前_·宣元__》元之二王,_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又葉都郎切,音_。《易林》南山高_,回__登。道裏__,行者__。《_文》上_也。從_豆,象登_形。《集_》或作_。《字_》登_豆_之_,從月從又者_。
三、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登卷二_部上_也。從_豆。象登_形。__,_文登從__。都滕切〖註〗__,古文登。說文解字註(登)上_也。引伸之凡上_曰登。從_豆。象登_形。都滕切。六部。
四、百科解釋
登,象形字,本義指上車。主要用於動詞表示踐踏,腳向下用力。另有姓氏名“登”。
下面介紹下登字的其他相關知識:
關於登字的詩詞有:
《登鼓山·登山如登雲》、《登鵲山·小試登山腳》、《東臯·登登策策不須呼》、《九日諸友屏峰上方登高得登字》、《登蕪城·昔人登此地》、《登聖善寺閣(壹題作登少室山)》、《登高·九日登高廟閣陰》、《登高·三年八日登高集》、《登吳山·登高壹展眺》、《登金山·東遊尋勝即登臨》、
關於登字的英語有:
register、debut、landing、ascend、checkin、enroll、entrance、gate、
關於登字的成語有:
滿滿登登、不能登大雅之堂、從善如登、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登高能賦、登高去梯、登高壹呼、登界遊方、登山小魯、登臺拜將、登壇拜將、登龍有術、登峰造極、登高必賦、登高自卑、登山臨水、登室入堂、登徒浪子、登鋒履刃、登高履危、
關於登字的組詞有:
不登登、呆登登、傻登登、_登登、格登登、圪登登、黃登登、滿登登、登_、登大_、登月艙、登蟾宮、登場、登晨、登崇、登春臺、誕登、登科、
關於登字的書法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