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專題訓練文言文閱讀張邵

專題訓練文言文閱讀張邵

1. 求壹篇文言文,開頭為“張邵,字茂宗”的全文翻譯

張邵字茂宗。

起初任晉瑯邪內史王誕龍驤府功曾,桓玄將王誕流放到廣州,親戚朋友都離棄他,只有張邵情意更為謹厚,流著眼淚趕去送別。當時發生動亂災荒,他又饋送財物給王誕的妻兒。

桓玄篡奪皇位後,張邵的父親張敬先前任尚書,因為回答桓玄的問話稍有錯誤,降為廷尉卿。等到武帝討伐桓玄時,張邵稟告張敞,要張敞上表表明歸誠的心意。

武帝牧到張敞的表章後大喜,命令在他家門上題字:“有冒犯張延尉的人,以軍法論處。”後來任張敞為吳郡太守。

劉毅身為亞相,喜愛有才華的人,當時的才士沒有不到他那裏去的,唯有張邵沒有前往。有人問張邵為什麽,他說:“只有主公是當世的人傑,何必還要多問。”

劉穆之聽到這句話後告訴武帝,武帝時張邵更加親厚。盧循侵犯京都,武帝派張邵鎮守南城,當時的百姓隔著護城河觀看賊寇,武帝感到驚奇,就問張邵,張邵說:“如果您率軍還沒有回來,百姓逃跑都還來不及,哪裏還能在這裏觀望。

現在該是不再有恐慌罷了。”不久,補任州主薄。

張邵對政事盡心處理,精力超過別人。等到誅殺劉藩時,張邵正在西州官舍當值,當天夜裏告誡眾吏曾說:“大軍將有大討伐,妳們應當準備好舟船倉庫,到天亮時辦好。”

第二天早晨,武帝召喚眾吏,所需物資立即準時送到,武帝驚異。問他們為什麽這麽快,吏曹們回答說:“昨天晚上張主簿已經作了安排。”

九年,太子開設征虜軍府,補任張郡為錄事參軍。十二年,武帝北伐,張部請求進見,說:“人的生命脆弱危險,壹定要對未來有個安排。

劉穆之如果遇到不幸,誰可以代替他任職?您也是壹樣,如果也有不幸,後事將怎麽安排?”武帝說:“這自然委托劉穆之和妳了。”青州刺史檀祗鎮守廣陵,當時滁中聚集壹批亡命之徒.檀祗帶兵搜捕,劉穆之擔心檀祗秉機作亂,將要發兵防備。

張邵說:“檀韶占據中流,檀道濟為軍中之首,如果我們懷疑他們的情狀顯露出來,恐怕會發生大變。應該暫且派人去慰勞,借此觀察他們的意圖。”

不久,檀祗果然沒有動兵。等到劉穆之死去,朝廷恐慌,就要下詔讓司馬徐羨之接替劉穆之的職位。

張邵回答說:“現在酌情況確實緊急危險,司馬之職最終由徐羨之擔任,但世子不可自行決定,應當先向在北方的武帝請示。”請示的使者返回,才讓世子發布命令說;“朝廷和大府的事情,都要向徐司馬請示,其他的啟稟世子。”

武帝看重張邵遇到緊急情況不失法度,具備大臣的風度。十四年,武帝要以世子出鎮荊州,張邵進諫說:“太子的地位極為重要.與全國的利害相關,不應當離開朝廷在外,臣以生命請求收回成命。”

武帝聽從了他的意見。武帝登基時,張邵因輔佐有功.封為臨沮伯。

從荊州中分立湘州,任張邵為刺史。準備設置府署時,張邵認為長沙是內地,不是用武的地方,設王府署將妨礙百姓,違背了治政的要領。

武帝聽從了他的意見。謝晦反叛時,送信約張邵同反,張邵沒有打開信函,派人將書信送給武帝。

2. 求壹篇文言文,開頭為“張邵,字茂宗”的全文翻譯

張邵,字茂宗,會稽太守裕之弟也。初為晉瑯邪內史王誕龍驤府功曹,桓玄徙誕於廣州,親故鹹離棄之,惟邵情意彌謹,流涕追送。時變亂饑饉,又饋送其妻子。

桓玄篡位,父敞先為尚書,以答事微謬,降為廷尉卿。及武帝討玄,邵白敞表獻誠款,帝大說,命署其門曰:“有犯張廷尉者,以軍法論。”後以敞為吳郡太守。王謐為揚州,召邵為主簿。劉毅為亞相,愛才好士,當世莫不輻氵奏,獨邵不往。或問之,邵曰:“主公命世人傑,何煩多問。”劉穆之聞以白,帝益親之,轉太尉參軍,署長流賊曹。盧循寇迫京師,使邵守南城。時百姓臨水望賊,帝怪而問邵,邵曰:“若節鉞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觀望。今當無復恐耳。”尋補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絕人。及誅劉籓,邵時在西州直廬,即夜誡眾曹曰:“大軍當大討,可各修舟船倉庫,及曉取辦。”旦日,帝求諸簿署,應時即至;怪問其速,諸曹答曰:“昨夜受張主簿處分。”帝曰:“張邵可謂同我憂慮矣。”九年,世子始開征虜府,補邵錄事參軍,轉號中軍,遷咨議參軍,領記室。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請見,曰:“人生危脆,必當遠慮。穆之若邂逅不幸,誰可代之?尊業如此,茍有不諱,事將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鎮廣陵,時滁州結聚亡命,祗率眾掩之。劉穆之恐以為變,將發軍。邵曰:“檀韶據中流,道濟為軍首,若疑狀發露,恐生大變。宜且遣慰勞,以觀其意。”既而祗果不動。及穆之卒,朝廷恇懼,便欲發詔以司馬徐羨之代之,邵對曰:“今誠急病,任終在徐,且世子無專命,宜須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馬,其余啟還。”武帝重其臨事不撓,有大臣體。十四年,以世子鎮荊州,邵諫曰:“儲貳之重,四海所系,不宜處外,敢以死請。”從之。

文帝為中郎將、荊州刺史,以邵為司馬,領南郡相,眾事悉決於邵。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臨沮伯。分荊州立湘州,以邵為刺史。將署府,邵以為長沙內地,非用武之國,置署妨人,乖為政要。帝從之。謝晦反,遺書要邵,邵不發函,馳使呈帝。

元嘉五年,轉征虜將軍,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初,王華與邵有隙,及華參要,親舊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義。”是任也,華實舉之。及至襄陽,築長圍,修立堤堰,開田數千頃,郡人賴之富贍。丹、淅二川蠻屢為寇,邵誘其帥,因大會誅之,悉掩其徒黨。既失信群蠻,所在並起,水陸斷絕。子敷至襄陽定省,當還都,群蠻伺欲取之。會蠕蠕國遣使朝貢,賊以為敷,遂執之,邵坐降號揚烈將軍。

江夏王義恭鎮江陵,以邵為撫軍長史,持節、南蠻校尉。坐在雍州營私蓄取贓貨二百四十五萬,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後為吳興太守,卒,追復爵邑,謚曰簡伯。邵臨終,遺命祭以菜果,葦席為轜車,諸子從焉。子敷、演、鏡,有名於世。

敷字景胤。生而母亡,年數歲,問知之,雖童蒙,便有感慕之色。至十歲許,求母遺物,而散施已盡,唯得壹扇,乃緘錄之。每至感思,輒開笥流涕。見從母,悲鹹嗚咽。性整貴,風韻端雅,好玄言,善屬文。初,父邵使與南陽宗少文談《系》、《象》,往復數番,少文每欲屈,握麈尾嘆曰:“吾道東矣。”於是名價日重。武帝聞其美,召見奇之,曰:“真千裏駒也。”以為世子中軍參軍,數見接引。累遷江夏王義恭撫軍記室參軍。義恭就文帝求壹學義沙門,會敷赴假江陵,入辭,文帝令以後車載沙門往,謂曰:“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詔,上甚不說。遷正員中書郎。敷小名查,父邵小名梨,文帝戲之曰:“查何如梨?”敷曰:“梨為百果之宗,查何可比。”

中書舍人狄當、周赳並管要務,以敷同省名家,欲詣之。赳曰:“彼恐不相容接,不如勿往。”當曰:“吾等並已員外郎矣,何憂不得***坐。”敷先設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敷呼左右曰:“移我遠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標遇如此。善持音儀,盡詳緩之致,與人別,執手曰:“念相聞。”余響久之不絕。張氏後進皆慕之,其源起自敷也。遷黃門侍郎、始興王浚後將軍司徒左長史。未拜,父在吳興亡,成服凡十余日,方進水漿,葬畢,不進鹽菜,遂毀瘠成疾。伯父茂度每譬止之,敷益更感慟,絕而復續。茂度曰:“我比止汝,而乃益甚。”自是不復往,未期年而卒。孝武即位,旌其孝道,追贈侍中,改其所居為孝張裏。

敷弟柬,襲父封,位通直郎。柬有勇力,手格猛獸,元兇以為輔國將軍。孝武至新亭,柬出奔,墜淮死。子式嗣。

暢字少微,邵兄偉之子也。偉少有操行,為晉瑯邪王國郎中令,從王至洛,還京都,武帝封藥酒壹罌付偉,令密加鴆毒,受命於道,自飲而卒。

暢少

3. 古文閱讀訓練及答案四篇越短越好,題目要少急

第壹篇:虎求百獸而食之,得互。

狐曰:“子(妳)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1。

解釋下列字含義(1)虎以為然然:__對,正確__(2)獸見之皆走走:_逃跑___2。百獸為什麽‘見之皆走’?__因為看到狐貍後面的老虎,它們怕的實際上是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麽?___狐假虎威告訴我們不能看表面現象,看表面現象容易被迷惑_______第二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梨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竟走取之,唯戎不動。 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子多,此必苦梨”取之信然1。

請給故事擬壹個標題:_王戎析梨___2。解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1)嘗與諸小兒遊:嘗_曾經,有壹次___(2)諸小兒竟走取之走:_跑去__(3)唯戎不動:唯___只有3。

看了短文,妳覺得王戎是壹個怎樣的孩子?試著結合原文分析_____善於分析事物的聰明孩子_____第三篇原文:東安①壹士人善畫,作鼠壹軸②,獻之邑令③。令初不知愛,漫④懸於壁。

旦⑤而過之,軸必墜地⑥,屢懸屢墜。 令怪之⑦,黎明物色⑧,軸在地而貓蹲其旁。

逮⑨舉軸,貓則踉蹌⑩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⑾著,於是始知其畫為⑿逼真。

翻譯:①東安:縣名,現在湖南省衡陽壹帶。善,精通,擅長。

②壹軸:畫用軸裝,壹軸就是壹幅的意思。 軸:畫卷③邑令:縣令。

④漫:漫不經心,隨便。⑤旦:早晨。

⑥必墜地:總是落在地上。⑦怪之:對這種情況感到奇怪。

怪,認為?奇怪,感覺奇怪,此處形容詞做動詞,意動用法。 ⑧物色:察看;觀察⑨逮:等到,及。

⑩踉鏘:形容貓跳躍捕捉的樣子。⑾然:這樣。

⑿為:是。譯文:東安有壹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壹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

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

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壹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而有壹只貓蹲在畫的旁邊。

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 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壹只不是這樣的。

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第四篇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寨桑女,孝端皇後侄也。

天命十年二月,來歸。 崇德元年,封永福宮莊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

世祖即位,尊為皇太後。順治十三年二月,太後萬壽,上制詩三十首以獻。

聖祖即位,尊為太皇太後。康熙十壹年,幸赤城湯泉,經長安嶺,上下馬扶輦,至坦道始上馬以從。

還度嶺,正大雨,仍下馬扶輦。 太後命騎從,上不可,下嶺乃乘馬傍輦行。

吳三桂亂作,頻年用兵,太後念從征將士勞苦,發宮中金帛加犒;聞各省有偏災,輒發帑賑恤。布爾尼叛,師北征,太後以慈寧宮庶妃有母年九十余居察哈爾,告上誡師行毋擄掠。

國初故事:後妃,王、貝勒福晉,貝子、公夫人,皆令命婦更番入侍。 至太後,始命罷之。

宮中守祖宗制,不蓄漢女。太後不預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後行。

嘗勉上曰:“祖宗騎射開基,武備不可弛;用人行政,務敬以承天,虛公裁決。”又作書以誡,曰:“古稱為君難,蒼生至眾,天子以壹身臨其上,生養撫育,莫不引領。

必深思得眾得國之道,使四海鹹登康阜,綿歷數於無疆,惟休。 汝尚寬裕慈仁,溫良恭敬,慎乃威儀,謹爾出話,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遺緒,俾予亦無疚於厥心!”二十四年夏,上出塞避暑,次博洛和屯,聞太後不豫,即馳還京師。

太後疾良已。二十六年九月,太後疾復作,上晝夜在視。

十二月,步禱天壇,請減算以益太後。 讀祝,上泣,陪祀諸王大臣皆泣。

太後疾大漸,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當於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無憾。”

己巳崩,年七十五。上哀慟,欲於宮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屢疏請遵遺誥,以日易月,始從之。

(《清史稿·孝莊文皇後傳》節選)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組是①上制詩三十首以獻A。

②請減算以益太後①下嶺乃乘馬傍輦行B。②是乃仁術也,見牛而未見羊也①古稱為君難C。

②不可為我輕動①當於孝陵近地安厝D。②青出於藍而青於藍解析:A。

“以”:表目的的連詞,可譯為“來”。B。

“乃”:①才;②是。C。

“為”:①做;②為了。 D。

“於”:①在;②比。答案:A9。

康熙曾滿懷 *** 地頌揚他的祖母說:“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有今日成立(暗指清廷所獲的成就)。”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孝莊文皇後對兩代皇帝的幫助的壹組是①上制詩三十首以獻②念從征將士勞苦,發宮中金帛加犒③告上誡師行毋擄掠④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後行⑤嘗勉上⑥上哀慟,欲於宮中持服二十七月A。

①②⑥B。①④⑤C。

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排除①⑥。

答案:C10。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壹項是A。

孝莊文皇後是科爾沁貝勒寨桑的女兒,孝端皇後的侄女,清世祖順治即位後,被尊為。

4. 高考文言文專題訓練

2010年高考文言文專題訓練(二)十壹、文言文閱讀,完成1-4題。

嵇紹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歲而孤,事母孝謹。

以父得罪,靖居私門。山濤領選,啟武帝曰:“《康誥》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紹賢侔谷缺,宜加旌命,請為秘書郎。”帝謂濤曰:“如卿所言,乃堪為丞,何但郎也。”

乃發詔征之,起家為秘書丞。紹入洛,累遷汝陰太守。

尚書左仆射裴顏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為吏部尚書,可使天下無復遺才矣。”沛國戴晞少有才智,時人許以遠致,紹以為必不成器。

晞後為司州主簿,以無行被斥,州黨稱紹有知人之明。元康初,為給事黃門侍郎。

時侍中賈謐以外戚之寵,年少居位,潘嶽、杜斌等皆附托焉。謐求交於紹,紹拒而不答。

及謐誅,紹時在省,以不阿經兇族,封弋陽子,遷散騎常侍。太尉、廣陵公陳準薨,太常奏謚,紹駁曰:“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自頃禮宮協情,謚不依本。準謚為過。

且謚曰繆。”事下太常。

時雖不從,進行憚焉。齊王冏既輔政,大興第舍,驕奢滋甚,紹以書諫曰:“夏禹以卑室稱美,唐虞以茅茨顯德,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

冏雖遂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紹嘗詣冏諮事,遇冏宴會,召董艾等***論時政。艾言於冏曰:“嵇侍中善千絲竹,公可令操之。”

左右進琴,紹推不受。冏曰:“今日為歡,卿何吝此邪?”紹對曰:“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於後。

紹雖虛鄙,忝備常伯,腰紱冠冕,鳴玉殿省,豈可操執絲竹,以為伶人之事!”若釋公服從私宴,所不敢辭也。冏大慚。

艾等不自得而退。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征紹。

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註]。值王師敗績於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潰散,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交兵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於帝側,血濺禦服,天子深哀嘆之。

及事實,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節選自《晉書?嵇紹傳》)[註]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A.山濤領選,啟武帝 啟:稟告。B.如卿所言,乃堪為丞 堪:能夠。

C.尚書左仆射裴頒亦深器之 器:看重。D.時人許以遠致 許:答應。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說明嵇紹敢於直言諫勸的壹組是(3分)①時人許以致遠,紹以為必不成器②以不阿比兇族,封弋陽子③自頃禮官協情,謚不依本④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⑤當軌物作則,垂之於後⑥若釋公服從私宴,的不敢辭也。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⑥ D.③④⑤3.下更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A.嵇紹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歲而孤,與母親居住在家。

山海選拔官員時間武帝說到嵇紹的才能,嵇紹被任為秘書丞,升遷至汝陰太守,並表現出他的知人之前。B.侍中賈謐以外戚而受寵信,居於高位,眾人趨附。

賈謐想與嵇紹交往。嵇紹拒而不答。

廣陵公陳準死後,太常上奏謚號,嵇紹反駁說,謚號不合實情,應予改謚。C.齊王冏輔政,大興土木,以廣宅第,嵇紹不以為然,冏雖心中不悅,但也只能停息其事。

齊王冏宴會時又要嵇紹操琴為歡,嵇紹卻據理拒絕,使齊王冏大感羞慚。D.朝廷北征時大敗於蕩陰,百官及侍衛全都潰散,只有嵇紹奮命捍衛,最終被害於皇帝之側。

事件平定後,有人欲為皇帝洗衣,皇帝說,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1) 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2) 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征紹。

紹以天子蒙塵,承諾馳詣行在所。十二、閱讀文言文,完成1-4題龍淵義塾記[明]宋 濂龍淵即龍泉,避詔諱更以今名。

相傳其地即歐冶子鑄劍處,至今有水號劍溪焉。山深而川阻,與通都大邑相去遠,或二三百裏,雖至近亦且半之,鄉閭之子弟無所於學。

章君之先世嘗以為病,謀創桂山、仙巖兩書院,以無恒產,未幾而皆廢。章君深憂之,與諸子計曰:“無田是無塾也,其奚可哉?”遂節凡費,而用其余斥田至壹百五十畝。

其妻黨陳京兄弟聞之,以曾大父適齋先生所遺二百三壹畝有奇來為之助。章君曰:“吾事濟矣!”乃蔔地官山之陰,創燕居以奉先聖,而先師為之配,春與秋行舍菜之禮。

後敝正義堂,月旦、十五日鳴鼓,集多士,以申飭五倫之教。前建大門,榜之曰“龍淵義塾”,甓其修途,以達於東西。

灌木嘉篁,前後蔽蔭,蓋都然雲。歲聘經行修明之士以為講師。

諸生業進者,月有賞;才穎家單不能裹糧者,資之使成;其不帥教者,罰及之。田賦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

日用有籍,月考盈虧,歲二會其數,有余則他貯,益斥田以廣其業。石華、象溪二所復設別塾,以教陳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長,乃赴龍淵受業。

此其大凡也。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石抹公聞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無有所與。

章君既列條教,序而刻諸石,復懼來者不能保其終也,使者來,請濂記之。惟古者之建學也,雖其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導民衷、扶世防者則壹也。

章君有見於斯,不效於時俗封殖吝圍固以為肥家之計,乃辟塾聘師,以克紹先世之徽猷,其立誌甚弘,而為功甚溥。陳京兄弟樂善好義,以助其成,自非適齋涵濡之澤,亦豈能至於是哉?章君之子若孫,當夙夜以繼誌為事,毋豐已。

5. 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

6.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4分)

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不進入老虎的洞穴,能得到老虎嗎?

⑵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

呂將軍功名日益增長,不能不好的待他。

7.細讀節選的文字回答,魯肅對呂蒙的態度前後有什麽變化?(3分)

答:前:看不起,認為他沒文化只會打仗。後:看到呂蒙的知識比以前好多了,就對他十分客氣十分敬重了。

8.根據節選文字,聯系下面材料,妳認為呂蒙是個怎樣的人?(3分)

蒙始就學,篤誌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魯肅過蒙言議,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節選自裴松之註引《江表傳》,有改動)

答:是個知錯就改,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就補充,很讓人佩服!

問問加點的字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