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順寫法:橫折鉤、撇。
刀(拼音:dāo)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壹把刀。“刀”字可用指兵器,也可指切、割、砍削的工具。由兵器名引申為用兵征伐。“刀”又指古代壹種刀形錢幣,稱為刀幣。“刀”也可假借為量詞,紙壹百張為壹刀。
“刀”的本義
顧名思義,就是指用於切割宰殺的器具,也是壹種兵器。從刀的用途來看,作為兵器使用的“刀”應該晚於作為生活用的刀,生活中的“刀”就是壹般的生產生活工具,可以用來切割宰殺的壹種器具。
例如《莊子·養生主》說:“良庖歲更刀,割也。”這裏的刀,是生活用具。而《漢書·刑法誌》中說:“中刑用刀鋸。”這裏的刀就是壹種刑具。“刀”用來指兵器的情況,漢代之後就更多了,正如《說文解字》所解釋的“兵也”壹樣,“刀”就是壹種有關戰事的武器類名。
在古代“刀”還作為壹種錢幣名,因為它的樣子像刀,主要通行於戰國時期的齊、趙和燕三個國家,即所謂的“刀幣”,分為齊莒刀、尖首刀、明刀、鈍首刀等種類。《荀子·富國》中所提到的“厚刀布之斂以奪之財”中的“刀布”,就是錢幣的意思,其中的“布”是壹種鏟形的錢幣。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刀;康熙筆畫:2;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並到平聲。《說文》:兵也。象形。徐曰:象刀背與刃也。《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玉篇》:所以割也。《左傳·襄三十壹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錢名。《初學記》:黃帝采首山之銅,始鑄為刀。《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前漢·食貨誌》:利於刀。註:如淳曰:名錢為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又《詩·衛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朱註:小船曰刀。《正韻》:小船形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