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彘”的讀音是zhì。彘本指大豬,後泛指壹般的豬。
象形字“彘”本義指野豬,下方的“矢”字和兩邊的符號表示箭射入了野豬。
相關記載:
1、彘,豬也。――《小爾雅》
譯文:彘,就是豬。
2、《山海經.南次二經》:浮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譯文:浮玉之山,有猛獸,它的外形像老虎,而尾巴像牛,聲音像狗叫,別人把它叫做豬,會吃人。
擴展資料:
彘的人名及其衍生詞:
1、人名。漢武帝原名劉彘,為漢武帝劉徹乳名,七歲時他的父親漢景帝把他的名字改為“劉徹”。
2、彘牢,即豬圈。
3、彘肩,即肘子。
5、人彘,壹種酷刑。
漢初呂後殘殺了戚夫人之後,喚其“人彘”。人彘是指把人變成豬的壹種酷刑。就是把四肢剁掉,割去鼻子,挖出眼睛,用銅註入耳朵,使其失聰,用暗藥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然後扔到廁所裏。(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烷耳,飲喑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事見《史記·呂太後本紀》。)人彘,即諷刺豬狗不如。
百度百科-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