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關於“班隊活動”的幾點思考

關於“班隊活動”的幾點思考

——參加武義精英班班主任培訓有感

武義縣武川小學 朱巧芬

? 3月21日、22日,兩天,經歷了兩場班會活動現場會,兩位教育局領導的講話,9個學員習慣養成經驗分享報告,兩位專家的專題講座,以及無比精彩的現場互動,讓我享受了壹場精神上的饕餮大餐,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對自己未來的班主任之路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底氣。下面我就談談對“班隊活動”的壹些思考。

壹、班隊課與班隊會的區別

(壹)課與會的區別

張魯川博士在做《將班級建成學生的自治組織》的講座時拋出這樣壹個問題:“班隊課與班隊會,課與會有什麽區別?”這個問題就像突如其來的壹道閃電,瞬間激活了我的大腦。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也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問題。課與會細想之,是啊,確實是兩個概念。帶著這個疑惑,我查閱了《新華字典》。字典中的解釋是這樣的:課,功課,有計劃的分段教學,舊指某些機關學校等行政上的單位;會,眾人的集合。從字面上看,課註重教學,會註重團體。理清了這兩個概念,今後設計活動方案時就有了方向,把握住了側重點。

(二)班會與隊會的關系

? 在查閱相關資料時,我發現關於班隊課與班隊會的界定還沒有文章作出明確的闡述。但是查到了班會課與隊會課兩者之間的關系,給了我壹些啟發。

1.***同點

(1)班會課和隊會課都是集體活動,教育者相同(班主任壹般都兼任中隊輔導員)。

(2)班會課和隊會課的教育對象是由幾十名少年兒童組成的群體。

(3)班會課和隊會課教育目標都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4)班會課和隊會課的內容、形式多樣,是將少年兒童培養成有理想、 有道德的人的德育活動;是幫助他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的智育活動;是鍛煉兒童健康的體魄,培養他們活潑勇敢性格的體育活動;同 時也是培養兒童文化生活情趣,發展他們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的美育活動。

(5)班會課和隊會課的成功組織都離不開班主任。在活動開始之前,班主任應當作必要的啟發和指導工作,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建議和幫助。在活動結束後,班主任還應當作及時必要的總結,指出活動的成功之處,發現學生身上 的閃光點,同時還要指出活動的不足,點明活動存在的壹些問題,有哪些改進措施等,便於班隊活動在質量上不斷提高。

2.不同點

(1)組織者的角色不同:班主任是學校任命的主任教師,為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隊輔導員是***青團聘請的,是少先隊員的親密朋友和少先隊工作的指導者。在班會上,教育者的身份是班主任,起主導作用,班會課由政教 處(教導處)管理;在隊會上,教育者的身份是中隊輔導員,起參謀(輔導) 作用,隊會由少先大隊部管理。

(2)面對機構及其成員不同:班主任領導的是班級,成員是學生;中隊輔導員指導的是少先隊中隊,成員是少先隊員。

(3)工作職責不同:班主任是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組織好班級活動,關註每壹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協調利用學校、家 庭、社會教育資源。輔導員則是指導隊幹部隊伍建設,指導中小隊家務陣地建 設,指導中小隊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自主活動,聯系並管理中小隊校外輔導員,指導建設中小隊集體。

(4)活動儀式不同:隊會具有規範的儀式,包括預備部分和正式部分。

? 所以班會和隊會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二、觀摩班隊活動現場會的感受

1.觀摩了葉斐妃老師的《與書為友,快樂成長》讀書分享會,我有如下思考。

? (1)我從孩子們的現場反應看,孩子們的投入度稍顯不足。葉老師的這節課是否抓住了孩子的年齡特點,活動的形式是否欠豐富,活動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如果我來設計這堂課,哪些是我可以借鑒的,哪些是我要改進的?

2.觀摩李曉娟老師的《農村小學生領導力培養——清明節班級活動方案策劃》班會,給我的觸動很大。

第壹:活動設計有內涵,有深度。比如制作清明粿,不僅僅是制作而已,小隊成員還從認識艾草,了解艾草功效,制作步驟,清明粿的制作意義等挖得很透很深,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比較全面。

? 第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這讓我打破了對農村孩子靦腆、不自信的刻板印象。在這壹問壹答之間,學生思維敏捷,現場火花四濺,從而不斷完善方案。這個環節讓我學到了如何引導學生交流思考。我現在帶的是二年級,我該如何帶領他們養成善於傾聽、思考、提問的習慣?我該如何長程規劃他們未來的四年?這是我接下來要進壹步思考的問題。

三、反思

? 經過兩天的培訓,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淺薄。兩天的培訓打破了很多我固有的,僵化的思想,我在不斷重建我的認知,這種重建是愉快的,是豁然開朗的壹種喜悅。

? 說來慚愧,雷所和李教授推薦的書還沒有細細研讀。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所以我要盡快跟上大家的步伐,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靜心閱讀。讀書是最好的修行。

? 踏馬歸來馬蹄香。我很幸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接下來,我將慢慢咀嚼這兩天的精神大餐,學以致用,策馬揚鞭,繼續踐行我的班主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