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三明市客家文化答題

三明市客家文化答題

1、《沈重的金甕》

1988年,福建省文物考古隊來到清流縣九龍湖邊,在壹個當地人稱狐貍洞的溶洞裏,發現了壹個古人類文化遺址,還發現了大批無主的金甕。金甕是客家人盛放先人骨殖的陶甕。

清流是客家人聚居的縣,它與隔壁的寧化、長汀、江西的石城,稱為客家搖籃區。特別是壹百公裏外的寧化石壁鎮,在客家人眼中那裏是先祖南遷福建的第壹站,是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也是客家文化開始形成的祖地。

從漢朝末年開始,祖居黃河流域的中原人,為了躲避曠日持久的北方戰亂,紛紛向南遷徙,路途中不少人得了疾病,死在前往福建的路上,活著的人把他們的屍體草草埋葬,形成了壹種特殊的葬俗,稱為“二次葬”。長期的遷徙並未改變客家人的飲食適應環境的習俗,片中從客家的擂茶到生魚片,再到認老樹作父母,反映出了客家人良好的文化底蘊。

雖然來到石壁的人們生活逐步穩定,但他們父輩的屍骨依然散落在逃難的途中。於是客家先民紛紛回到南遷的路上找到祖先的屍骨,裝進陶甕背回石壁安葬。他們把這些不起眼的瓦罐陶甕與昂貴的黃金畫上了等號,稱為金甕,它寄托著客家人壹段難以忘卻的情感。就拿片中所描述的,其實,清流狐貍洞裏的金甕並非無主,可能是後人們出於不便的原因,沒有回來取走父輩的骨殖而已。

2、《連升十二級》

上個世紀80年代,泰寧城關居民在清理自家房子的地基時發現了壹件官窯瓷器,人們猜測這種專為宮廷生產的瓷器能出現在這裏與泰寧天啟年間兵部尚書李春燁有密切的關系。

在任尚書期間,李春燁在泰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尚書第。尚書第是我國長江以南保存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築群,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而當時李春燁時年俸祿才152兩,建起這樣壹座的大院需要20多萬兩白銀,這種巨大的落差引得了許多人的猜測。

據史學家推測這些錢主要來自於皇帝獎賞和魏忠賢壹起賣官獲得而來。據史料記載李春燁與魏忠賢相識時,正是魏忠賢大難臨頭的時候,在李春燁的幫助下魏忠賢逃脫了死刑,李春燁也就成為魏忠賢的救命恩人。天啟皇帝登基之後,不理朝政,魏忠賢借機獨攬大權後,李春燁也從此開始了跳躍式晉級,僅用三年從七品躍升到壹品,連升12級。

天啟皇帝去世,崇禎皇帝即位後處置了魏忠賢,在魏黨都遭到重罰時,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的李春燁因查無實據,以“結交近侍又次等”罪從輕發落,尚書第也就沒有沒收。他仿佛是那個特殊時代的壹個縮影,代表了那個時代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官僚制度下壹部分的生存狀態。

3、《溶洞尋蹤》

玉華洞是中國著名溶洞之壹,開發於西漢年間。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徐霞客遊記》中,詳細記載了這次玉華洞的遊覽經過,其中“此洞炫巧爭奇,遍布幽奧”是玉華洞最精彩的描寫。在將樂,其實還有兩個更神秘的溶洞,那就是金華洞和銀華洞。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玉華、銀華、金華三處天然古洞在當時堪稱“三華勝景”。但由於時間久遠,金華洞與銀華洞已經無法找尋了,為了印證古人的記載,《走遍中國》記者隨著地質人員參與了金華與銀華洞的探察與尋找,遇到了許多充滿神秘的故事。

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工作人員與當地群眾發現了銀華洞的後洞,並在洞口壹米處挖掘到唐天寶(742年———746年)銅錢壹枚,以此證明銀華洞遊覽歷史之悠久。金華洞屬於塔式與樓臺式(或稱包廂式)為主的巖溶地貌,但是它的位置至今還是壹個謎,當時人們又是如何發現這些遠在深山中的溶洞呢?片中福建地質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們借用特殊的設備,來重新確定金華洞的位置。檢測結果表明,金華洞不是壹個獨立的洞,而是洞中有洞,上下交錯,彎曲相連。

歷史上曾經的三華勝景,終於有機會再次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4、《漂浮的古堡》

永安市境內,有壹座名叫安貞堡的客家土堡仿佛是壹艘巨輪漂浮在松軟的沼澤地上。

安貞堡的主人姓池,他們在木材生意中有了些積累,修建土堡,堡內有300多個房間,可以容納壹千多人在裏面避難。土堡四周還有稻田耕作,這讓人對安貞堡建在沼澤上產生懷疑。在安貞堡附近最高地拿著竹叉紮下去,可以看見爛泥,安貞堡建在沼澤上的說法是有可能的。原來在上世紀70年代,土堡四周的稀泥超兩米,為了方便耕田和來往,池家人砍了很多松枝和茅草鋪在稀泥上,才有稻田。

池仁生解釋說,選擇在沼澤地是因為風水問題。永安博物館館長張承忠則認為這與當時池家在洋上村仍是小姓,威望不高有關系。至今盆地中最好的位置仍是村裏的大姓人家居住,或許是當時的算命先生察覺到池家的難處,而選擇了這片沼澤地。

在安貞堡的水井裏冒出來的泉水常常有很多浮油的絮狀物,這跟古堡的構建有關。為了地基的穩固,池家人用帶有油脂的松木隔開了松軟的泥土,最深的地方鋪了十八層使得墻基牢牢地坐在了松木上。據永安文物研究所多年觀察,北側的角樓現了下沈的跡象,可能是地下水和堡墻的雙重作用擠壓了地基。永安市文物保護部門正在研究治理方案,保護這座漂浮的古堡永不沈沒。

5、《巖穴裏的秘密》

幾年前泰寧縣發現了壹座古代巖穴墓葬,裏面有壹具古代漢人的幹屍,這座墓穴的發現揭開了壹千多年裏巖穴葬俗的神秘面紗。

這座明代墓室的主人要葬在巖穴裏原因據專家分析極有可能就是中原人南遷時留下的。考古專家在這考古發掘中發現帶有典型的中原文化風俗印記的陶器、瓷器,由此認為泰寧是作為中原南遷的驛站。被迫南遷的中原客家人經過泰寧途中,在巖穴裏安家成了他們唯壹的選擇。

在泰寧大龍鄉的張地村,全村是張姓壹脈相傳下來的,張姓祖先明永樂年間由河南到泰寧。張地村民的棺材也放置巖洞裏,巖洞下面整齊排列了100多口棺材,這寄托了張家600年香火的神秘葬俗讓我們看到的是客家人生而聚居,死而聚葬,生死不離的強烈的傳統意識。

要想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泰寧的巖穴寺廟是不能不去的地方。過去寺廟就是客家人在南遷路上祈求平安和休息的場所。歲月消逝,當中原先民歷經千辛萬苦落腳在這丹崖碧水的洞穴中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的生活、信仰和百年之後喪葬風俗都沈澱在這片山水之中。

6、《奇特的藍寶石》

明溪縣有壹個叫林地的村子,曾是壹座遠古火山口。1500萬年前噴發過後,這座火山冷卻下來,形成壹個直徑約壹公裏的圓形山凹,村民的房屋就建在這個火山口裏。

上世紀50年代,福建省地勘隊發現了這座古火山口。由於火山口附近的河床上有許多寶石伴生物,與南非鉆石產地的地質情況近似,省地勘隊就成立了寶石地質隊,負責尋找鉆石。村民們誰也沒有想到兒時戲水沖涼,成年引水澆地的那條小河,會有從天而降的財寶。那種在河裏常見的藍色石頭,是壹筆可以讓他們改變命運的財富。當地的三五個村民只需帶上幾把鐵鍬,壹只篩子,就能開工尋寶了,篩揀寶石成為當時農民的主要收入。

侯繼美是明溪縣第壹個從事藍寶石加工的人。1997年的壹天,他在林地村收購的寶石原料中發現了壹塊藍寶石,切割後發現這塊藍寶石在燈光下出現了美麗的圖案,反射著七彩顏色。這塊藍寶石鑲件加工完後,他上網壹查,發現相似的寶石都是定價在200萬元左右。如今,明溪藍寶石已經成為中國廣為人知的寶石品種,它以其顏色純正、顆粒適中、凈度高、裂綹少、奇特寶石叠出而聞名於世。這座位於三明最小的行政縣,也因為盛產藍寶石而改變了其發展的命運。

7、《沙縣小吃裏的奧秘》

在沙縣,小吃是百姓家裏的平常飯食,扁肉、炸豆腐、紅雞湯家家戶戶都會做,而現在遍及全國的大中城市。小吃壹詞,最早出現在明清時期的文人小說筆記中,而小吃這種方便精致的大眾食品則由來已久。

沙縣始建於東晉年間,南宋末年文天祥護送趙昺南逃,在沙縣遣散了隨行的宮人,其中就有宮中的禦廚。隨著中原漢人的遷入和增多,特別是南宋以後,沙縣出現了第壹個繁榮時期。遷入的漢人帶來了中原壹帶飲食民俗,千百年來繼承和保留下來,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活化石。後來隨著閩西與福州之間水運的發達,沙縣作為水陸交通的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自然很多,物美方便的沙縣小吃自然就成為客商喜愛的食品,隨著客商流走外埠。

沙縣小吃分為城關和夏茂兩個流派。夏茂小吃講究原汁原味,品嘗夏茂小吃,就是回味夏茂客家人的民俗習慣。而城關因為靠近閩江的支流沙溪,小吃受到福州等地的影響,而顯得精致清淡。沙縣小吃是中原飲食文化的產物。比如小吃中有名的扁肉,也就是餛飩,中原地區都是用小麥粉為外皮原料,但逃難至此的中原漢人找不到小麥,就用當地的芋頭粉代替,現在仍然在面粉中摻雜芋頭粉,做出的外皮呈半透明狀。可以說,沙縣小吃是印證了客家人南遷歷史的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