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淚化珠”的典故出自晉代張華《博物誌》。
《博物誌》卷二《異人》中記載:“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
民間傳說是美麗的:珠生於蚌,蚌生於海。在月明海靜之時,蚌就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之光華,才顯得分外晶瑩。另外,月為天上明珠,珠為水中明月。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
“海煙沈處倒殘霞,壹抒鮫綃和淚織”,中國古代詩人說到“鮫綃”時有壹種***同的感受,我們先要說紡織,女子的紡織代表著壹種非常纖細綿密的感情,所以鮫人的紡織本身就有壹種多情的意味在裏面,而鮫人的傳說更有壹點動人之處,那就是它不僅能紡織出五彩的鮫綃,鮫人還可以滴淚化作粒粒美麗的珍珠。詞人們寫“鮫綃”時就是帶著這麽多背景和聯想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