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瑜的詩:《飛天》《朔方》《綠風》《陽光》等。
詩,漢語壹級字,讀作shī,最早見於戰國文字,其本義是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的語言,後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於生活情趣或能引發人強烈感情的事物等。《說文解字》認為是“心誌”。
漢字源流:
詩,形聲字,最早見於戰國文字,尚未見於甲骨文和金文。據學者周策縱研究,基本符號發展而來的。該符號先發展到符號,再發展到符號(寺),有指祭祀中伴隨著某種動作、音樂、歌詩和舞蹈的壹種特定行為的意義。
後來,當強調音樂、歌詩和字詞等方面時,就造出了“?”字,該字後最終演變成了“詩”字。在字形上,戰國文字中的“詩”字由左邊的“言”和右邊的“寺”組成,小篆中的“詩”字基本承續其戰國文字字形,漢隸中的“詩”字有兩種寫法。
壹種承續小篆字形,壹種簡化“詩”字的小篆字形而演變為楷書中的“詩”字。在字義上,“詩”字的本義是文學的壹種體裁(言說心誌、抒發情感的押韻文字)。
古籍中特指《詩經》,引申指“作詩(言說心誌、抒發情感的押韻文字)”,又引申指“奉持,承繼”,又通邿,指“春秋時期國名”等。
康熙字典:
1、又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弦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2、又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3、又《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蔔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雲:“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