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與廈門城的故事?
廈門有壹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這裏寸草不生,無人居住。壹群白鷺向南飛到這裏,停在岸邊休息。領頭的白鷺發現水中有魚蝦,食物充足,沒有蛇獸的威脅,也沒有獵人弓箭的騷擾。於是它就把島鼓脹起來,帶領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也著手裝扮自己的家園。有的白鷺用嘴和爪子挖,費了很大力氣,挖了許多泉洞,清澈的泉水流了下來;而另壹些白鷺則從大陸帶來各種花種和草種,撒在島上,這樣島上就會繁花似錦,綠草如茵。山川秀美,繁花引來許多鳥兒築巢;蜜蜂和蝴蝶也來采集花粉,突然這個島變得非常熱鬧和豐富多彩。這壹幕讓盤踞在東海之下的蛇王無比嫉妒。他想占領這個由白鷺建造的美麗島嶼,於是帶領蛇妖興風作浪。頃刻間,島上飛沙走石,壹片漆黑。為了保衛家園,白鷺與蛇妖殊死搏鬥。領頭的蒼鷺用力打了蛇王壹下,趕走了蛇妖,但它也受了重傷,躺在血泊中。後來,在大鷺灑血的土地上,長出了壹棵挺拔的大樹,它的葉子像大鷺壹樣張開;那棵樹的花像蒼鷺的血壹樣紅。這種樹,人們叫它鳳凰木;這種花叫鳳凰花。趕走蛇妖後,白鷺們在樹林、大海、沙灘間安詳地嬉戲,做這個美麗小島的主人。廈門島最初被稱為“鷺島”就是源於這個傳說。這個源於民間的故事,寄托了人們對廈門的熱愛,對建廈守廈事跡的懷念。廈門古稱鷺島,其實源於人們第壹次登島,看到常年成群的白鷺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冠之以“鷺島”。白鷺是鳥類親緣白鷺,也叫白鷺。它們有長長的嘴和腳,長長的脖子,純白色的羽毛,長長的白色有冠毛的頭發從腦後垂下。背部有白色寬松的鬢角和尾鰭,別致可愛。20世紀20年代以前,廈門山野的樹林裏到處都有白鷺,它們三五成群地在田野和大海中飛翔。後來由於城市建設和生態變化,白鷺逐漸減少,瀕臨滅絕。近年來,經過環境綜合治理,白鷺已經回到島上。因為白鷺是廈門的象征,所以廈門很多地名都含有“白鷺”二字,很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白鷺”二字,甚至廈門的地名也經常帶“白鷺”二字。今天,白鷺已經成為廈門的市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