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寒食》(唐 韓翊)的賞析

《寒食》(唐 韓翊)的賞析

該詩的藝術成就,主要有兩點:壹是思緒綿密,結構嚴謹。詩作僅四句,但多有轉折。從內容看,由寫景物轉入詠禮俗;從空間看,由皇城轉入禦苑,又由皇宮轉入權貴門第;從時間看,由白天轉入日暮;從感情看,由平和轉為莊重。

這多重轉折,使得本詩尺幅興風、盆水生波,在簡短的篇幅中跌宕起伏,引人尋味。《唐詩箋註》對此作有評述:“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禦柳斜三字引線,下漢宮傳蠟燭便不突。”二是用字精妙,準確傳神。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寒食是中國古代壹個傳統節日,壹般在冬至後壹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

作者簡介

韓翃(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天寶十三載(754年)進士及第。建中(780—783)初,德宗賞識其“春城無處不飛花”壹詩,任駕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為“大歷十才子”之壹。

其詩多送行贈別之作,善寫離人旅途景色,發調警拔,節奏瑯然,但乏情思,亦無深致。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百度百科——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