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500字

中國詩詞大會讀後感500字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讀後感(五):赴壹場詩詞的盛宴

作者: 中國詩詞大會欄目組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7

之前看各種詩詞賞析,從來沒有像看詩詞大會這樣上癮。這是壹道全民的精神大餐。在春節,從大年初二開始,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制作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亮相央視熒屏。連續十天在黃金時段播出,帶領觀眾領略中華文化魅力,感受詩詞獨特韻味,節目根植傳統文化,在第壹期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境界,形式新穎,格調高雅,是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美畫卷,引爆全民追看熱潮,迅速在大屏小屏走紅,我們多了更多的話題,詩詞大會,飛花令,百人團,被譽為春節新年俗。在看得見的傳統之外,詩詞更重要的貢獻,是靜水深流的想象力,是逆風順風,無阻飛揚。

這個最重要最幸福的時刻,全家人、全國人,因為中國詩詞,圍坐壹起,感受親情友情愛情,分享愜意、美意、詩意,成就生長、生活、生命。短短數日,圈粉無數,有70老翁,十歲小兒,中東大叔,非洲小夥。有執法民警,市場保安,鄉村教師,全職媽媽;有理工女生,文藝青年,農民大伯,IT達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身份各異,年齡不同,都擁有同壹個夢想:參加中國詩詞大會,在全社會掀起詩詞大合唱,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詩詞,了解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與經典!節目在比拼詩詞時,講述選手與詩詞結緣的感人故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獨臂女孩張超凡、在工作之余抄讀古詩文的畢凱,用詩詞磨練意誌的抗癌農民白茹雲等眾多選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展現了詩詞之美,更讓人看到了詩詞熏陶下的高尚靈魂,看到了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本書系根據《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文字腳本與競賽題庫加工整理而成,在保留節目原有精華的同時,豐富了部分內容,是壹本優秀的傳統文化類讀物。入選詩詞以中小學教材名篇為基礎,選題精準、命題範圍恰當、重視孩子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出題範圍從《詩經》壹直到毛澤東詩詞,涵蓋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物、詠懷、詠史等各個類別,選擇具有“當代意義”的經典名篇和名句,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故事進行高度凝煉,透過耳熟能詳的詩詞名句,引導觀眾不斷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力求將題目與現實生活相關聯,題目生動活潑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義、愛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我們可以從書中回顧當年舞臺的情景,回看選手們的情況,從做題的過程中體會到詩詞的樂趣。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唐宋明清詩詞盡在其中。特別是將毛澤東詩詞納入題庫,通過其《七律·長征》《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等氣勢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遠的名著詩篇,為古典詩詞註入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基因,進壹步升華了節目的思想內涵。嘉賓專家的點評精彩精辟,把中華詩詞中蘊含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舍生取義、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優良品格,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闡釋,很多點評的金句在網絡上迅速熱傳,成為節目的壹大亮點。尤其是欄目組邀請詩詞領域的專家學者構建詩詞題庫,註重寓知識於趣味性之中,註意對詩詞所蘊含文化意蘊的詮釋,以引發讀者對古典詩詞的興趣。邀請的點評嘉賓王立群、康震、蒙曼、酈波均為國內知名學者,主講過《百家講壇》等重要文化節目,點評融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於壹體。

這是現場詩詞的狂歡,有眼淚,有悲傷,有純粹的歡喜,有淒淒的別離,有限文字背後是無數故事。中國古典詩詞的美,不僅是文辭美,意境美,色彩美,心境美,更是每壹個靈魂詩意的激發。白茹雲的詩意是“前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武亦姝的詩意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陳更的詩意是“恰全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他們的堅韌樂觀,純真可愛,甚至是急躁冒進,都讓人看到的詩詞是火熱的、是鮮活的,是有力量的,是的,人生自有詩意。

詩詞是有溫度的。每壹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傳承,晉朝人都是是蘭亭聚會,曲水流觴,唐朝人讀詩,是高朋滿座,冠蓋京華。革命者讀詩,是雨中絕筆,肝膽相照,而我們的方式就是中國詩詞大會。因為詩詞是會飛翔的,會把妳帶向遙遠的山水田園,會帶妳自由的飛翔到世界任何壹個地方,會讓妳任意穿越任何壹個時代,詩詞何處無世界!壹扇門,世界就關在門外,壹首詞,世界就盡收心底。中國詩詞大會,打通了文化傳播的另外壹種路徑,讓幾年身處時代洪流中的人們有了精神上的聚點。讀詩詞,從壹個人的事,變成所有人的事,這是平臺的引領,更是文化的力量,激發情感***鳴,寓教於樂,像壹道清流浸潤人心、滋養靈魂。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讀後感(六):2017年最後壹個星期:

1.看完《人名的名義》;

2.開始搜集今年的《最給力華語解說詹俊經典解說合集》視頻素材。考慮到相比於2017除夕來得特別早,2018年除夕又這麽晚。所以可以到明年1月下旬再開始密集制作;

3.繼續寫《新白娘子傳奇》,元旦前就在網易雲閱讀發表已經寫好的部分。隨著重溫劇集和持續關註20年來各位主創的近況,越寫越入佳境。這跟與電視劇同步問世的劇集賞析可不壹樣,我將在《青城山下白素貞:珍藏<新白娘子傳奇>》中,以電視劇中的插曲與臺詞為線索,著重描寫原劇中主創的近況,及2013年暨《新白娘子傳奇》播出20周年時,‘小青’陳美琪、‘白蛇’趙雅芝、‘許仙’葉童三大女神重聚南京江蘇衛視的現場盛況。對於5年的創作生涯而言。選擇它(指為轟動全球華語世界的《新白娘子傳奇》制作20周年紀念冊),作為2017年的最後壹件事。就好像又跟小時候的那個我,談過壹次戀愛了。不過現實中,我身邊的女孩,倒是越來越多——

4.無論是在重慶市巴南區恒大城A區37棟快遞點做事的這個妹子,還是QQ聯系人名單中的95後、全國各地的迷妹——楊夢雪、鄒嶽辰......抑或街子古鎮臺北甜品的......‘甜品女孩’(家人和朋友都知道了,我以寫書的方式......向妳求婚),妳們都是我親身接觸過的。2017年這最後壹個星期裏,我還是會時常......把妳們記在心上——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選拔已經結束。明年春節就將播出的第三季......對於成功舉辦了兩季的這檔近兩年央視的王牌文化節目,還有多少新的驚喜呢?對於節目錄制的關註,也將是年末這壹個星期,所要重點關註的——

就在家裏......過完這最後壹個星期了。在全城的永輝、新世紀百貨門店裏,四處搜尋‘金湯肥牛’、‘金湯蝦球’這兩種康師傅近年推出的方便面品牌後,渝北新光天地、九龍坡‘禦江洲’、渝澳大道‘恒大新城’三個地標突然出現在眼前。雖然這兩個星期,我都有去石橋鋪(在科園三街,又發現了壹家‘黃嘉家米線’),但感慨時間......真是要與繁忙的車流拼黃昏。而在這其中,人的生命,才真正是最脆弱的......陳家坪長途站旁的富麗大酒店,趕上了又壹對90後的婚禮,男孩女孩顏值都不算高罷了。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讀後感(七):重遇詩的美好

很少看電視節目的我,偶爾壹次看到看到了《中國詩詞大會》,即刻著迷,那場正逢武亦姝出場以及後來的“飛花令”環節,當選手不斷說出帶有月字的詩句,腦中不禁浮現出錢基博老先生的話:“我也不知道哪國的月亮圓,只知道沒有哪個國家寫過像中國那麽多的月亮詩。”是呀,沒有哪個國家寫過像中國那麽多的月亮詩,而且沒有哪個國家寫出過這麽多美好的月亮詩。就在那壹刻,我同很多人壹樣,又壹次為中國詩歌之美而折服。

我想之所以如此多人的喜愛《中國詩詞大會》,並形成現象級傳播,是因為在其中,能夠感受到詩歌的有情而美。儒家的思想指向即為詩,所以詩詞壹直是中國文人最為推重也最喜愛的文學形式,中國文士的高潔、才華、濟世、隱逸、風骨與傲氣,都在詩歌中展露無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文人們都把情緒化為詩,即孔子所謂“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應該說詩歌中包含了中華民族最美好的情操,也把這種情懷融入到每個人的血液中,在閱讀誦讀的過程中,自然會湧現出無限的意象,這就是中國詩詞的美好之處。

另壹點為人稱道的是,在《中國詩詞大會》,詩歌再次與時代、與人相遇,使詩歌充滿了更多的現實意義。每壹個參賽選手的不同經歷與各自氣質,都為詩歌註入了獨特的魅力,既有果敢自信的陳更,也有淡定從容的武亦姝,既有獨臂女孩,也有修自行車的老大爺,還有從事高壓電工作的工人與抗癌農民,令人感動之余,也感受到詩歌獨特的精神魅力,蘇軾歷次被貶,他卻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李白仕途不順,他卻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還有陸遊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杜甫的“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無論妳在高峰抑或低谷,最終總能在詩詞中找到屬於我們的內心慰藉與精神力量。

而這本《中國詩詞大會》無疑是精彩的延續,其中再現了百人團對抗 “飛花令”、沙畫線索題等環界,並力爭讓每壹位讀者都能夠參與進來,題目完全復原了節目中的設置,每個讀者都可以解答,包括“飛花令”的環節,附有答案與自我評價,並且對於每位嘉賓所提及的詩詞都有備註。書末附有的詩詞索引,詳細記錄了自先秦以至於現代所選取的詩詞及作者,讓我們體會到編者選取詩詞的苦心,在經歷過每壹個精彩的瞬間之後,我們還可以將時間凝住,細細品味咀嚼詩詞中的言外之意。而這本書,讓《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現象級節目由屏幕上重新回歸到紙端文字間,讓瞬間風采留駐於墨色之間。

書的編纂也花了很多巧妙的心思,解讀詩句之余,還點綴有中國古典畫作,且與詩作遙相呼應,更易體會詩中意境,比如在點評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文字旁,附有壹幅元代趙孟頫的《枯木竹石圖軸》,筆致蒼健灑脫,須知竹石是蘇軾特別喜愛的繪畫元素,在文字之旁更襯托出詩人的隱逸高潔。或許這本書與這檔節目壹樣,可以激發出更多喜愛詩歌之人的興趣,重拾詩歌之美,重拾古代藝術之美。

歷史上每遇文化變革之際,每次文學走到無路可走之處,人們總是以古為鑒,總能在古代文化中尋找到新的精神力量,因為那是我們的精神之源,民族根基,而詩歌則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滋養出的美麗花朵,久經歲月而不雕,藉由《中國詩詞大會》這種形式,我們又壹次與詩歌相遇,與詩的美好相遇。這就很好。

歡迎關註我的微信公眾號:關於閱讀這件小事兒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讀後感(八):奔跑的路上,我們丟掉了什麽?

平生最為羨慕的壹個時代,就是盛唐。 那是個絢麗輝煌的年代,也是個豪情萬丈的朝代。那些年,才情橫溢的盛唐詩人宛如雨後春筍般接連湧現。難以計數的佳作,浩渺如繁星的意境,這些能跨越歷史的溯流穿越千百年流傳至今的名作,不僅是獨居美感的藝術品,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當時,寫詩成了人們內心默許的獨特娛樂活動,正如現代人飯後刷朋友圈的習慣類似,古人喜好舉辦鬥詩大會。或是壹方涼亭,幾杯烈酒,荷葉滿池,池塘邊是盛放的壹簇簇牡丹,大家圍坐壹桌……於是就再這樣充滿生機的愉悅環境中,詩人們紛紛調動了全身的文藝細胞,不下片刻心中便有了大致,千古名句壹揮而就。 正如王國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那的確是壹個值得永遠懷戀的年代。 這便是古人的愜意生活。可是如今我們現代社會,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東西,慢慢被覆蓋上了壹層厚厚的灰塵。 從前的壹切都依存自然而生,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與自然萬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恰恰是這種緊密聯系,才讓人類社會自然和諧,且人人都擁有著富有詩意的靈性。 現如今,生活在工業化的城市裏的現代人某種程度上,已經漸漸喪失了這種與自然為友的純美靈性。或者說這種靈性被壓抑掩埋在了心裏最不可見的壹個陰暗角落。 有時候不由會想,現代的我們這些人,和古時的平頭百姓究竟有什麽區別呢?生活環境,科技水平,人文思想,還是別的什麽東西?我看到過壹句非常發人深省的話:“被鬧鐘或者機械化聲音吵醒的人和被晨曦、鳥鳴喚醒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人類。”是了,區別也就在這裏了。現代人的生活裏確確實實應有盡有,火車、電梯、樓房、高聳的水泥建築、精雕細琢的食物、不斷更叠的智能電子產品等等,這壹切事物,我們周圍的這些,我們所依靠的這些,其實都是沒有生命的,更不用談讓人有美的感受的靈氣與生機。沒有生氣與生機的氛圍,現代人很難再如古人壹般悠閑度日,滿足的生活標準越來越高,我們不得不為之奮鬥。耕田犁地的田園生活也成了奢望,腰酸背痛才是實況。於是再這樣日復壹日的摧殘下,當然很難再生出壹份寫詩抒情的心境。 以前的時代,人們生活的背景板上畫著日月星辰,還有有蒹葭、荇菜、木槿等植物,也有關雎、布谷、杜鵑等動物。這些源於大自然的煤海事物是可以讓人人感悟與敬畏的。比起我們現如今,整日盯著壹部智能手機,急匆匆地穿行在冰冷的水泥大廈間,古人們穿行在落英繽紛的桃樹林裏悠閑漫步,這樣我們的生命體驗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上文說了這麽多,並非是貶低如今社會有多麽負面,只是在想,如今僅僅是這樣,生活終究很難見到詩詞的影子了,那等社會再高速發展十年,二十年,甚至六十年,到了那時我們的傳統詩詞還能繼續存在嗎?這並非杞人憂天。可是為了適應真的該丟掉這些傳統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如今央視接連推出的這幾檔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都已經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產生的思考範圍也頗為廣闊。 現代社會已經很少有人,能擁有那份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壹首詩的悠然心境了。我們日復壹日過著“吳剛伐桂”般的枯燥生活,急匆匆在紅塵中奔波,日復壹日的生活挑戰著我們的耐心,我們無法停下,只身獨行。生活這顆桂樹永遠不會倒下,我們的斧子即便再鋒利,也幾乎改變不了哪怕它的壹條紋路。於是單調的生活被蒙上了壹層灰色的薄膜。這樣的高速社會中,《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更像是壹道溫柔纏綿的午後和煦的日光,它的熱播,驅散了人們心間密布的沈郁霧霾,讓“傳統詩詞”這壹甘霖,重新撒遍了所有人的心田。 看著節目中壹位又壹位登臺的選手,他們中既有稚氣未脫的純真孩童,也有風度翩翩的儒雅人士,溫婉多情的柔弱女子,亦有精神矍鑠的鶴發老人……其中他們答題的風度也是不盡相同,有的沈穩把握,有急躁不安,有的惋惜嘆氣,有的激動歡呼……盡管結局不盡相同,但是從那壹張張面龐上洋溢著對詩詞歌賦的欣賞之意中,屏幕這邊的我也不知不覺便被他們的熱情感染。 這套叢書的上部,介紹了幾篇《詩經》中的經典之作,來自壹些參賽選手的敘述以及節目組的細心挑選。 《詩經》就是我國詩詞的經典代表之作。 首先《詩經》中很多詩很美。很浪漫,語言美,畫面美,意境也美。我最喜歡《蒹葭》這首,水邊,蒹葭,美麗的風景,又有愛情的主題,追求心中的愛人,婉轉反復,值得反復吟詠。並且《詩經》也使我相信了壹件事:生活在自然環境裏的人有壹種靈性。 每壹頁都有著不同的選手,不同的佳作,也得到了不同的認知和理解。書裏的插圖內涵悠遠,詩詞旁有著詳細的註解,在細品之下,古色氣息朦朦朧朧。近似眼前而又觸摸不到,朦朧憧憬,清遠寧靜的深情優雅之感,古色古香帶著清雋而又爛漫的氣息,心中迷漫而又雋永清靈。於是愈發覺得我們國家的詩詞非常之美了。 那如何才能守住這些傳統的精神產物呢?這裏突然想到曲黎敏女士對詩經解讀中提到的壹個觀點: 中國自古就是詩教,詩教是美育,遠比德育重要。因為美育源於天性,壹花壹世界,壹草壹精神,小孩子看到花開就喜悅,這就是天性的同情。而德育源於後天,道德教育是為了防止人的過度自私而設定的維系互利的社會契約。我們之所以有道德約束,實際上是在告訴大家,因為我們是壹個群居社會,人不可以濫用自己的自私。就是說在群居社會裏邊,大家要想都過得好,就必須遵守規則。 關於詩教和美育,大家可能會進入壹個誤區,認為詩教就是背詩。其實,詩教不是背詩,而是要培養詩意的心、詩意的眼。可憐今人喜歡以“有用”“無用”區別事物,不知“有用”之物陷妳於庸常,“無用”之詩則解脫妳於庸常——有用之知識,是讓妳活著;無用之詩,是讓妳活得美。 不管是什麽樣的詩詞,只要是有益於精神層面的,都是好詩。有時讀詩,心中油然而生的壹種情感自己表達不出,那索性便不表達,反正不管怎樣,讀詩,賞詩,總歸是自己壹個人的事。 讀詩人,讀詞人,讀偉人,讀哲人,讀聖人,再讀尋常人,再讀世間百態,最後才能讀得自己半分。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讀後感(九):生活處處有詩意

最近出門散步,總能瞧見青石板上落滿了星星點點米粒壹般的桂花,縈繞在側的也都是甜甜的桂花香,那種淺淺淡淡的香氣就那麽飄到鼻子裏,讓人微醺又很享受。很想找壹個合適的詞來形容,搜腸刮肚,倒覺得古詩詞更能妥帖的表達心意。

“花味襲人露淺黃,不看姿色聞秋香。”“雪花四出剪鵝黃,金粟千麩糝露囊。”

其實,平日裏的這種情境特別多,壹夜忽來的春,天高氣爽的秋,再細碎到波光粼粼的水;灑滿庭院的月光;還有漂泊在外的離愁;美好的愛情、友情……

這時候,就會發現古詩詞的妙不可言,因為什麽都不能比這更好。言簡意豐,意蘊悠遠,隨口念出壹句,就能很合時宜的熨貼人心。

最近在讀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上下兩冊書將電視節目中的個人追逐賽、擂主爭霸賽、飛花令搬進了書中,讓關於詩詞的內容不再那麽單調古板,多了許多趣味性。裏面除了有完美的賞析,還有好玩兒的答題機制,閑暇翻上幾頁,倒也有趣。而且越翻越覺得生活處處是詩意。

說到美麗的景致,有“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說到抒情,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都不過寥寥數語,卻能道出耐人尋味的意境與情誼,實乃古詩詞的壹種特有境界。

而且《中國詩詞大會》這本書,還解讀了我們平時很多刻板印象的誤讀與曲解。

像白居易的《憶江南》,其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我們壹直把“藍”理解為“藍色”,然而實際上,這首詩中的“藍”是壹種水草,叫“蓼藍”,為碧綠色。

還有《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們也壹直認為這是浪漫的場面,而實際呢?其只不過是為了襯托後面歸人“行道遲遲,載渴載饑”的悲傷之情。

說起對古詩詞的興趣,我也是在懷孕後重新正視起來,每次讀詩都心下沈靜。寶寶出生三個月後,每天讀壹首詩詞和童話給他,小人兒總能很認真的聽,還望著我笑。那麽小的寶寶自然不懂我在幹嘛,可是詩詞自有它的韻律,光是讀出來就很動聽了。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輩就有琴瑟和鳴把詩詞唱出來的習慣,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知乎曾經有段時間有個熱門話題就是關於要不要孩子背詩詞,壹部分人覺得學詩詞沒必要,小孩子縱使熟讀熟記也是無用功。然而他們卻忽視了壹個事實,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腹有詩書氣自華呀。古詩詞這個東西就是如此的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讀多了,自然悄悄在內心紮了根。有壹天當妳真的觸景生情,腦中冒出曾經讀過的詩句,才會意識到它的妙不可言。 秋天了,壹場秋雨壹場涼,周末在家不出門,泡壹杯熱茶,啃壹口月餅,看看這書,倒也是有滋有味,生活處處有詩意,詩意在人心。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讀後感(十):詩詞是我閑常事——從詩詞談到《中國詩詞大會》這本書

對我來說,讀詩還有作詩都是閑常事,是生活的壹種方式。閑時,忙時,都可取壹冊詩詞集來讀,翻他幾頁,看他幾首,都是壹種消磨歲月,增進自己的方式;遇雲,遇雨,遇月,都有壹種詩情在胸中激蕩,於是不能不吐而為詩。

中國是壹個詩的國度,中國人是壹個詩的民族。從《詩經》到《楚辭》,到詩,到詞,到曲,詩文化從來不曾斷絕,壹直在流傳,幾千年的歲月下來,中國的詩文化從未變色,也從未改變,中國人是最腳踏實地的民族,也是最詩意浪漫的民族。詩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壹種基因,所以不管是在什麽時候,不管在什麽處境,都可以發而為詩。只要有詩,人總不會絕望,就總有路,我想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綿五千年而不絕,詩的功用是絕不可忽視的。

所以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以來,我壹有時間都會去看看。這次又遇到這個節目出了書,所以也自然地要翻來看看了。怎麽說呢,就像是《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播出以來,引起的爭論就不小,因為這個節目實在是有些別致的,和別的綜藝節目都不太同,而又不是嚴肅的詩詞講壇,所以質疑的人不少。我看了《中國詩詞大會》這本書時,我也有壹種直覺,覺得這本書引起的爭論恐怕也不會少,因為從書的角度來說,這本書實在是有些別致,裏面的內容和傳統的書大不壹樣。傳統的書壹般是只提供知識,人是不能和書互動的,這本書卻可以讓讀者和這本書發生互動,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是我是比較欣賞這種做法的。

我來說說這本書的優點吧,壹是這本書選取的詩詞好,這是最主要的壹點,這也是這本書最值得買的壹點。中國自古以來,都有各種詩詞選集,比如《唐詩三百首》這些,其實詩詞都在那裏,讀者想去讀,現在網絡又這麽方便,都可以找到的。但是問題是中國的詩詞太多了,光拿唐詩來說,就有數萬首,其中好壞並存,壹般的讀者是很難分辨的,也沒有精力時間去分辨,所以詩詞選集的作用就是在中國的詩詞寶庫裏,選取最好最能引人***鳴的詩詞來呈現給讀者。《中國詩詞大會》這書選取的詩詞,首先量多,再有都是好詩好詞,有些是大家常見的,有些則是好的卻不常見的,本書的編者應該在選詩詞的時候花費了很多苦心,讀這本書,可以用最少的時間,最大程度地了解中國詩詞的面貌,也最多地接觸中國的好詩詞。

二是這本書用了十分靈活新穎的方式,在書本和讀者之間有了互動。讓讀者和《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的那些嘉賓可以在這本書裏比壹比詩詞儲量,就像是參加了壹個紙質版的《中國詩詞大會》,這對於讀者看這本書的興趣將會有很大提升,而且能讓讀者看完這本書後,想起許多以前背過的卻忘記了的詩詞,也能記住許多新的詩詞。這本書是極其適合小孩子或者學生的,真心推薦之。

當然這本書的版式設計啊,封面插畫啊,都十分美觀大方,這些讀者都能見到,就不多贅言了。

最後我想說壹些我自己想說的話,也許很多人都覺得詩詞是壹少部分人的遊戲,起碼是屬於那群讀書人,或者上層精英的,所以《中國詩詞大會》開播以來,壹直有壹種論調說,將詩詞搞得這麽娛樂化,這麽讓普通大眾接觸進來,會不會讓詩詞的形象受損,讓詩詞濫觴。針對這個論調,我想說的是,詩詞從來不是壹部分精英或者文化人士的遊戲,中國是詩詞大國,絕不是因為那壹少部分人成就的,而是全民族壹起成就的。從《詩經》開始,普羅大眾就加入了詩的創作,《詩經》裏的風,樂府詩等等,裏面就有大量篇幅是地方民歌轉化而來的。而且中國的大詩人,大詞人,都是在中國這篇詩性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如果沒有這篇肥沃的詩性土壤,我們有理由質疑,李白杜甫還能成為李白杜甫嗎?中國自古以來,詩詞在民間就有很高的流傳度,中國是壹個全民讀詩,全民作詩的國土,所以讓詩詞回歸大眾,讓詩詞在平常百姓間流傳,這是正該的,這是回到了詩歌的傳統軌道了。讓詩詞復活,是有利無弊的事情,所以不管怎麽說,見到人們越來越關註詩詞,都是壹件幸事,都是應該要大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