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時代都有壹個時代相應的文學特色,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現實密不可分。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各數壹幟,都是中華文化的經典。
1、唐詩
詩在唐朝發展到了頂峰,屬於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時期。唐詩繼承漢魏六朝以來詩歌的大成,在不完善的狀態下逐漸發展成了唐詩近代詩的定型。由於科舉制度把唐詩作為考試內容,經濟上很繁榮,文化上也有很大的積澱,所以詩在唐朝發展到了頂峰。
2、宋詞
詞在宋朝發展到了頂峰,所以叫做宋詞。宋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擴大,百姓的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多樣,詩這種格式嚴謹的文學格式已經不能滿足於人們思想情感的表達。
詞在宋以前就出現了,但在宋代文人的發展下逐漸成了正宗之學,格式多樣,字數句子沒有太大要求,更適合當時的人們表達情感。
3、元曲
元朝出現了壹種新的文學樣式,曲,包括雜劇和散曲,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北京和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兩地流傳開來。
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低谷,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
4、明清小說
明清是中國小說的繁榮時期,這個時代的小說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我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具規模,誌人誌怪,為明清小說的繁榮準備了條件。
擴展資料: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清晰概括出各朝代擅長文學體裁,各具特色的文學體裁有的出現的很早,直至遇到合適的朝代才表現出來美感,而有的文學體裁卻是適時而生,應時而火,直接給人們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
歷朝文學從文人謀求政治資本,表現自身才能,逐漸轉向表達大眾心聲,為人民代言,這是壹種從上而下的轉變,不再只是服務於上層,開始逐漸更多的考慮底層人民需要的文學創造,都是人們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