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800字5篇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800字5篇

1.《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800字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與靈魂,為什麽會無怨無悔地把自己奉獻給異國的災難?這種高尚又偉大的情懷,到底從何而來?

 "是的,中國與朝鮮是朋友啊!唇亡齒寒——朝鮮沒了,新中國能長久嗎?"爸爸笑著答道,看著十四歲的我的好奇的眼睛。我想,壹定是愛國的精神在支撐著烈士們奮勇殺敵。他們是真的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啊!

 1950年,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這些英勇的戰士們正沈浸在新中國成立的喜訊中時,需要再壹次踏入硝煙彌漫的戰場的消息又壹次傳入了他們的耳邊。這些為我們擋風遮雨的烈士們,在當時,到底是抱著怎樣的心情步入異國他鄉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們如此奮勇、如此拼命地戰鬥,是為了什麽。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忍受著寒冷,端著步槍在凜冽的寒風中,甘願化為冰雕,也絲毫不願退縮的。這種極其偉大和樂觀的精神,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全部來自於烈士們對於新中國的熱愛,和對於大家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渴望。

 愛國。是的,就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士們的心中紮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裏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近奄奄壹息的軀體,壹次又壹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壹次又壹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我們,作為新壹代的接班人,同樣應當好好學習,奮勇拼搏,才能夠對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壹定要如饑似渴地學,吃苦耐勞地做,才會使自己強大,才會使我們祖國的未來強大。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做到"精忠報國"。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算是在為祖國分擔。未來的中國,就壹定會強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寄托在了我們的身上。妳,準備好為它而奮鬥了嗎?

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800字

 鐵血衛國保家園,踏破屍骨唱凱旋。先烈們出生入死,才換來今日盛世如他們所願。看《長津湖》,我懂得了什麽是壯烈,最珍愛生命的雷公,為了戰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觀《水門橋》,我明白了什麽叫慘烈,再次點名的時候,“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最冷的夜,最熱的血。最可愛的人們,最堅毅的軍魂。穿透長津湖的凜冬,讓我們用誓言銘記那不朽的軍魂: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傳承您們的精神。長津湖上,您們縱使冰身凍骨,也不退讓壹分;和平年代,我們雖遇困難挑戰,也會勇於前行。水門橋畔,您們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動搖分毫;盛世中國,哪怕疫情肆虐,我們也會逆行出征。七十年前,您們用鋼鐵壹般的意誌,鑄成壹往無前的利器,鋼雖少,氣猶多,苦寒之地,鮮血和生命熔鑄成牢固的關隘,禦敵於外、退敵千裏,守住家國安寧,守來長久和平。七十年後,我們秉承英烈們的精神,燃起舍我其誰的青春,向前沖,不放棄,復興之路,奮鬥和堅持夯實穩固的根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牢記您們的遺憾。“越難打的仗,就更要打”,哪怕環境再惡劣,哪怕武器再簡陋,哪怕要拼上自己的生命,您們也沒有猶豫,因為“我來過,燃燒過,我身後,是祖國。”可是心裏怎麽能沒有壹點怨念呢?三次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摧毀的水門橋,又三次被敵方輕易的重建,要是我們不那麽貧窮,要是我們不那麽落後,強敵怎麽會脫身逃去?國殤何所祭?科技慰英靈。先烈們,請放心,今日之中國,已經不是壹百年前的中國,我們已可以平視這個世界,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北鬥升空蛟龍潛海——從戈壁到深林,從深海到蒼穹,無數的科技工作者披荊斬棘、殫精竭慮、無私奉獻,已經讓中國在世界的東方傲然屹立。中國,不會再讓您們有遺憾;我們,不會讓您們有遺憾!

 長津湖壹役,雄渾蒼涼、動人心魄。水門橋壹戰,催人淚下,蕩氣回腸。血戰化作豐碑,愈發迸發出澎湃的力量。從1950到2022,歲月輪回,倏忽已是第七個虎年,中國也已從昔日的病虎蛻化成生威的猛虎,“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我們要永記長津湖、水門橋的冰雪,常溫許下的誓詞: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3.《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800字

 看完這部電影,我重新學習和認識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譜寫了壹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誌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壹世的美國侵略者。誌願軍指戰員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而形成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我們偉大的誌願軍戰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先輩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著歲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10余萬為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過去,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壹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壹切。

 追憶那場戰爭,我們應該滿懷感激之情向最可愛的人——英雄的中國人民誌願軍致敬!向犧牲在朝鮮土地上的光榮的烈士們和他們的家屬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參加那次戰爭的整整壹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說: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雖然有些偏激但並不無道理。那些歷史是由先輩們用鮮血白骨潑寫的,用他們的青春換來的,雖是保家衛國之戰可誰都不能否定它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亞洲的作用,對朝鮮半島的作用。

 如今無數的先輩長眠於綿延的長白山腳下,那號角之聲已經消散在朝鮮半島的上空但那聲聲號角之聲不該在我們心中消散,中國雖未多強大但絕不低頭。

4.《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800字

 大年初壹,《長津湖之水門橋》壹上映,就掀起了觀影狂潮。我也趕在這天去看了這部令人震撼的電影。

 影片中,誌願軍七連奉命攻下下碣隅裏機場,於是美軍從水門橋撤退,那裏有水泵房和碉堡,誌願軍們開始了攻橋戰鬥,第壹次炸後美軍用木頭修,第二次炸後用鋼鐵修,第三次美軍空投了鋼鐵橋架,支援隊伍也帶來了飛機坦克,而七連九連的戰士們已經壹壹犧牲,只剩下重傷在身的伍萬裏壹個人。雖然美軍傷亡近壹萬八千人,但成功到達了興南港,從海上撤離。盡管沒有成功阻截美軍,但美軍的撤離,也意味著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在敵我雙方整場嚴酷的戰爭中,壹組組鮮明的對比沖擊著觀影的我。首先從作戰目的來說,美軍是拼命守,我方是拼命攻,所以才有這三炸三修的悲壯故事;其次,從裝備上來說,美軍的飛機有制空權,坦克、迫擊炮、燃 燒彈和煙霧彈等先進武器,使得他們在地面的攻擊力也有絕對的優勢,通信設備也極其發達,而我們呢?連厚實抗寒的棉衣在前幾次的戰爭中變得破爛不堪,的發報機的電池都因為天氣寒冷而不能工作,所以這樣壹場戰鬥在誌願軍眼裏註定是壹場殘酷無比,甚至是有去無回的戰鬥;再次,從地理位置來說,美軍所占據的水門橋易守難攻,居高臨下,而我方連隱蔽都是難以克服的困難,何況是要主動發起攻擊,所以這肯定是壹場慘烈的戰鬥;最後,從雙方隊員的狀態來看,美軍以逸待勞,可以住碉堡,喝咖啡,吃大餐,聽音樂,睡大覺,我方長途奔襲,歷經多次戰鬥,傷痕累累,疲憊不堪,所以這肯定是壹場艱難的戰鬥。

 可就是這樣的壹支隊伍,最終創造了很多奇跡,用這樣簡陋的裝備,我軍卻可以三次成功炸橋,最後壹次甚至炸毀了橋墩,靠的是誌願軍堅定的意誌和無畏的軍魂。七連接到的任務是:不惜壹切代價,成功炸毀水門橋。誌願軍們深深地知道,只有炸毀水門橋,才能斷絕美軍的後路;只有斷絕了美軍的後路,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只有贏得抗美援朝的勝利,才能讓我們中國不再遭遇炮火的侵襲。因此,即使是面對裝備齊全的敵人,面對猛烈的炮火,面對犧牲的結局,誌願軍仍然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頑強地發起壹次又壹次的攻擊,壹次又壹次的沖鋒,創造了壹次又壹次的奇跡。

 在觀影過程中,我壹次又壹次被打動著。當太陽從東方升起,七連的戰士們朝著太陽的方向,朝著祖國的方向,敬著軍禮,輕聲說:“新中國萬歲!”因為戰士們心系祖國,所以在戰場上視死如歸,敢於犧牲。余從戎在雪山頂上開槍喊叫,吸引美軍的註意,最後被燃 燒彈活活地燒死。因為他心系戰友,甘願犧牲自己壹人,也要讓其他七連的戰友平安。梅生含著女兒的照片,開著點燃的裝甲車沖向敵營,用生命發起最後的攻擊。梅生心系家人,才會義無反顧,因為他深深地知道,這場戰如果他們現在不打,將來就要由子孫來打……

 哪有什麽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如果沒有這些誌願軍烈士,我們現在也許就生活在槍林彈雨之下,不得安寧。

 向革命先烈們致敬!

5.《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800字

 今天,我和媽媽壹同觀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我的內心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平靜。“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保家鄉……”這首《中國人民誌願軍戰歌》的旋律,不斷地在我腦子裏回蕩。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我們的祖國對於朝鮮國的求助,毅然決然地作出“抗美援朝”的決策。

 但是,在當時,我們國家無論在武器配備方面,還是生活條件方面都和美國 軍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電影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戰士們穿著單薄的棉衣,在冰天雪地裏堅守陣地,連睫毛都凍冰了。為了保存體力,不得不吃著凍起來的土豆、豆子,甚至積雪。用的武器只是落後的步槍,子彈也非常有限。而美軍呢?飛機轟炸、槍林彈雨、重型坦克,還有很多新型的武器,我們和美軍真的只能是用以卵擊石來形容。保家衛國,重重的困難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眼前,但是我們國家有的是壹群不怕死的戰士。他們每壹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

 戰士楊根思在筆記中這樣寫道:“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他用“三不信”來表達了戰士們的決心和信念。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有軍人的榮耀”,戰士們用肉身將鐵絲網撕開壹道口子,其他戰士踏著他們的肉身往前沖鋒陷陣,手掌被炸,就用斷臂拉動炮繩,炮架被炸毀,就用肩膀扛起繼續開炮。

 梅生為伍千裏爭取時間,嘴巴含著女兒的照片,毅然點燃了“戰鬥車”;余從戎為了僅存的隊友,把自己當誘餌吸引敵軍的註意,保全隊友;平河他們拿著炸藥包和坦克同歸於盡。為了完成任務,七連和九連的戰士全部犧牲了,就只剩下伍萬裏……這壹個個感人的片段,讓我的眼淚忍不住地往下流。

 電影的沖擊畫面讓我感到了熱血震撼,但更多的是它內在的情節,真的很心疼我們的解放軍戰士。其中有句臺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如果這場仗我們不打,將是我們的下壹代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了壹批批功臣和戰士,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血和肉,才換來了我們國家的和平與穩定。

 看完電影,使我立誌成為壹名軍人的決心更加強烈,我將來也要做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