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再別康橋公開課教案

再別康橋公開課教案

 作為壹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麽什麽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再別康橋公開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別康橋公開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體味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之情;

 2、引導學生體味詩中的意象美;

 3、當堂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1、詩情的領悟是難點與教學的重點;

 2、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教學過程

 壹、 導語

 1. 這座橋,風景秀麗,聞名遐邇;這個人,風流倜儻,才華橫溢;這首詩,清新空靈,載譽中華。妳想欣賞這座橋,走進這個人,感受這首詩嗎? 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位具有浪漫情懷的現代派詩人。

 2、古人雲: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 西出陽關無故人 的無奈,又有 天下誰人不識君 的豪邁,還有 相見時難別亦難 的苦澀,那麽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麽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徐誌摩的《再別康橋》,領略壹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二、 誌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三、 簡要情況-康橋情結,由此引出對《再別康橋》的示範朗誦。

 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秋,徐誌摩經美國到倫敦,在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習,1922年上半年由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特別生轉為正式研究生。過了半年的正式學生生活後,8月中旬回國。1928年8月第三次來到英國,11月16日快要歸國的途中,靈感閃現,揮灑自如地寫下了的傳世經典之作–《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誌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壹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的壹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湧上心頭。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於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再別康橋》是詩人1928年第三次漫遊歐洲,再回母校,故地重遊時所作的,所以這個題目中有壹個 再 字;那麽,從這個 別 字,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麽啊?離別(學生答)對,它是壹首離別詩。

 1.正音,正字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長蒿(gāo) 漫溯(sù)笙簫(xiāo) 載①zǎi②zài載歌載舞 裝載 登載 斑斕(瀾、闌)

 2.註意詩歌的節奏和重音,朗讀時力求做到抑揚頓挫、身臨其境、聲情並茂,朗讀時語調要柔和、舒緩。

 五、意象的含義和作用

 多情自古傷離別 ,自古以來,離別總是免不了壹種沈重、壹份哀傷。《再別康橋》的基調是否依然如此呢?它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同學們,讀過這首詩後,妳感覺到通常離別詩的那種沈重和壓抑了嗎?如果沒有,它又帶給了妳壹種怎樣的感覺呢?

 明確:這首詩歌沒有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的悲痛壓抑,給我們帶來的是清新飄逸、空靈自然的感覺。

 這首詩之所以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感覺,不得不歸功於詩人所選擇的抒情對象。我們都知道,詩歌是以形象來反映世界的,準確地說,詩歌是以意象來反映詩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所以說,有詩歌的地方就壹定有意象,詩歌是離不開 意象 的,那麽,什麽叫意象呢?壹支蠟燭,它是壹個物質存在,它是壹個意象嗎?(學生答)不是,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中的蠟燭卻可以稱之為意象,為什麽?因為 蠟炬成灰淚始幹 中的蠟燭寄托了詩人的感情,這裏的蠟燭已經不是純粹的客觀物象了。古人常說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於海 (《文心雕龍 神思》),因此,所謂意象就是寫入作品中的物和情的結合而形成的意境,意境=物+情,意象是客觀物象和主觀情理的融合。清代的王國維曾經說過 壹切景語皆情語 ,也就是說,作品中的 物 都是帶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我們在鑒賞詩歌的時候就可以從詩中的 景 、 物 入手,從意象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即旨。

 同學們,《再別康橋》中有那些意象呢?這些意象又蘊涵了詩人怎樣的情思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誦讀全詩。

 同學們,讀過這首詩後,大家覺得這首詩歌的意象有哪些呢?

 雲彩,金柳,青荇,水草,清潭,星輝

 這短短的壹首詩中就有這麽多意象,這些意象都浸染了詩人怎樣的情思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分析壹下這首詩歌。

 六、探究欣賞–欣賞

 三美

 這首詩,讓人感到很美,大致說說妳覺得美在哪裏?

 整齊交錯–建築美 爽口悅耳–音樂美 秀麗迷人–繪畫美

 (壹)音樂美

 詩歌的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而言,有節奏感、旋律美、彈跳性,都是音樂美的表現。 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B.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輕輕 悄悄 等疊字的仿佛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奏。詩的第壹節旋律上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C.回環復沓。首節與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回環呼應的結構形式。這樣,通篇章節錯落有致,誦讀時,自然會有 壹種旋律感。

 (二)建築美

 通過誦讀,我們從聽覺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詩音韻之諧和,節奏之明晰,感到了音樂的美感,那麽我們再看看詩的外形,談談詩行的排列有何特點?

 四行壹節 錯落排列 字數相近 回環呼應

 ***七節,四行壹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壹格排列,每句字數6-8字,與參差變化中見整齊,首尾回環呼應、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體之美。美學家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則是凝固的音樂。讀著本詩,壹種流動的建築美和凝固的音樂美,令妳心境搖搖,美不勝受。

 (三)繪畫美

 1. 讀了很多遍課文 ,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外,對於作者所描寫的康橋有什麽印象?

 美麗,可以說是風光如畫。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時說: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如今我們品味著徐誌摩的這首《再別康橋》是不是可以稱得上 詩中有畫 。

 2. 這首詩是通過壹組意象來表現作者情感的,那麽它所烘托出的那種氣氛,那種藝術境界,我們就稱之為意境。這首詩中出現了哪些意象?妳最喜歡其中的哪個意象?

 (雲彩,金柳,艷影,青荇,潭水,長篙,星輝)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們都已超越了它們的自然屬性,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戀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意象。

 七、比較閱讀

 1.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學過了不止壹篇送別詩作。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古人雲: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 西出陽關無故人 的豪邁,也有 相見時難別亦難 的苦澀,更有 楊柳岸,曉風殘月 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於離別的理解。

 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壹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思考:《再》這首詩跟古代的離別詩詞,在離別的對象、氛圍、意象的選擇上有什麽不壹樣?特點:構思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壹般別離的詩,告別的是人,而此詩不是,告別的是康橋,作別的是西天的雲彩,給人清新飄逸之感。

 ②壹般別離的詩,告別時會有千言萬語的囑托與叮嚀,或牽手頓足,或肝腸寸斷;而此詩卻從 輕輕、悄悄、沈默 渲染出了壹個只著色不摹聲的寂靜環境,可謂是 此時無聲勝有聲 !

 ③獨具特色的意象選取。沒有告別送行的人,以及車水馬龍,有的只是雲彩,金柳,青荇,星輝等自然景物,給人回歸自然,融合自然的感覺。

 3.與其他送別詩相比較,本詩情感上有何不同? 大家看過柳永《雨霖鈴》這首詞嗎?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這種離別的氣氛帶給我們的是壹種什麽樣的感覺?(沈重)就是詞中所說的 多情自古傷離別 ,自古以來,離別總是免不了壹種沈重愁緒,如柳宗元有《別舍弟宗壹》: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都是兩眼淚汪汪的離情別緒,但徐誌摩的這首詩呢?大家讀了有沒有這種沈重之感?我們可以看到這首詩以 輕輕的 悄悄的 沈默 造成壹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境,排除了離別中因傷別而產生的沈重感,增加了飄逸的成分,所以說本詩營造的氣氛輕松。

再別康橋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意象分析,把握作者蘊含在意象中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誦讀感受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詩歌意象蘊含的情感。

 3、能力培養目標:新詩的欣賞方法。

 教學重點: 新詩的鑒賞。分析理解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教學難點: 詩的欣賞方法。

 教學方法:誦讀欣賞法問答法

 課時安排:2課時

 壹、導入。

 在我們每個人的壹生當中,都不可避免地會經歷離別。在座的同學們就剛剛經歷了與培養妳們三年的初中母校的分別,當回憶起母校妳們會想起什麽呢?有沒有寫壹些離別話語?(采訪學生並總結)今天我們就來賞析大才子徐誌摩的壹首關於離別的詩(題目作者ppt)首先簡單了解下作者和寫作背景。關於康橋,徐誌摩曾這樣評價(ppt,分析眼睛,胚胎,求知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康橋對徐的重要性,沒有康橋就沒有徐誌摩,沒有康橋就沒有那麽多的傳世佳作,我們今天就要來看看徐誌摩這首關於康橋的離別詩歌能否與大家有心靈的***鳴。

 三、學生朗讀。

 1、下面先請同學們邊看視頻邊聆聽範讀,邊聽邊思考讀這首詩歌用什麽語速語調比較適合。

 (板書生字詞字音)

 明確:輕柔舒緩

 2、是什麽內容決定要這麽讀?(與《沁園春》《雨巷》做比較)

 明確:離別,依依惜別的感情,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壹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3、請同學們在配樂聲中用輕柔舒緩的語調,帶著依依惜別之情齊讀壹遍,讀得時候註意下黑板上的這幾個生字詞字音。(明顯比妳們早讀課時好多了)

 四、品詞析句

 “離別”這個話題,歷代詩人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歌。下面請同學們回憶壹下,初中時候我們學過哪些關於離別的詩歌?(學生思考,發言。)

 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老師也搜集了壹些,我們壹起來分享(ppt)。

 關於“別”的詩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依依惜別之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充滿詩意的離別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深情體貼的離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滿懷激情安慰友人的離別)

 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誌摩的這首詩比較壹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麽不壹樣呢?

 明確:壹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雲彩”。

 3、明明是“再別康橋”為何只說“作別西天的雲彩“?

 ——借代指康橋美好的壹切。用康橋太直接,這樣更詩意。

 啟發:設想壹下,如果是妳們要遠行,面對父母親友,妳們眼中所看到會是什麽樣的情景呢?照壹般情況設想,詩人告別康橋時,可能有送行的人,詩人的眼中也會看到、車水馬龍。但這壹高樓大廈切,詩人都沒有寫,寫入詩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雲彩”。在詩歌中,壹切景語皆情語,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鳥獸蟲魚,日月星辰等,壹旦寫進詩歌當中,就滲透著作者的感情,就成了藝術形象了,這就是意象。雲的意象自古就受詩人的喜歡。(雲的意象的ppt)徐誌摩的很多詩作都深深打著“中國傳統”的烙印,《再別康橋》壹詩中,徐誌摩為了押韻將“彩雲”改為“雲彩”,借這個意象來表達難舍難分之情。

 4、因為是跟雲彩告別,所以作者是輕輕的,揮揮手,就好像作者是壹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營造出壹種清新飄逸之感,所以他的告別有沒有沈重之感,沒有!而是瀟灑灑脫(板書:瀟灑)。

 壹找出意象。

 1、好。除了“西天的雲彩”這個意象,同學們看看,這首詩還有哪些美好的景物?

 ——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榆蔭下的壹潭清泉。(板書:金柳新娘青荇潭天上虹等)

 2、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2、3、4節,我們先來看第2節。請壹位同學朗讀。

 二金柳。

 1、這壹節寫的是柳。那麽在詩人的眼裏,“柳”是什麽柳?其“影”又是什麽影?柳是“金柳”,影是“艷影”。我們經常說“花紅柳綠”,在作者筆下,河畔的柳樹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麽修辭手法?

 ——因在夕陽中。夕陽照射下柳樹變成了金色的。作者又把金柳比作了誰?用暗喻把柳樹比做新娘。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蒼松翠柏,那麽還能不能說是“新娘”,為什麽?

 ——不能。因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種柔美,而蒼松翠柏是陽剛之美。

 3、為什麽要選擇柳樹而不是其他的樹?難道是康橋邊只有柳樹?

 ——不是。柳這種植物是特別的`,讀壹讀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國的傳統中的意思等於留。中國古代就有折柳贈別的習俗,在送別詩中柳是常見的意象。比如“客舍輕輕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樹下垂的枝條,風壹吹就像在揮手告別。原來不僅是徐誌摩不想離開,河畔的金柳也不願他離開。

 3、為什麽不說朝陽中的新娘?

 ——夕陽中的新娘是帶著憂愁的,和離別的氣氛吻合,而朝陽中4的新娘太朝氣蓬勃了,現在的妳們才是這種氣質,情調不合,夕陽中的新娘比較溫柔(ppt,婚紗照對比),我們都知道新娘是少女最美麗的時候,夕陽下泛著金光的柳樹是那麽婀娜多姿,那麽的美好,有了新娘,新郎是誰?詩人自己!詩人把自己當做了新郎,作者是想透過新郎對新娘的愛來表達什麽?對康橋的愛,對康橋自然之美的喜愛之情。(板書愛)

 5、金柳的艷影明明是在波光裏蕩漾,詩人為什麽說“在我的心頭蕩漾”?表達了詩人什麽樣的情感?

 ——“在我的心頭蕩漾”,無非是說康橋已經在詩人的心裏紮下了根,難以忘懷,表達了詩人對康橋喜愛之情。

 分析完,再次朗讀感受。

 第四節:

 欣賞完美麗的新娘,我們接下來來壹起探討第四節的青荇。

 1、請壹位同學朗讀。

 2、“青荇另壹種叫法是什麽,只是河裏普通的水草,我們這邊河流很常見,詩人竟然說他只想做壹條水草,它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明確:這個水草長得油油的,說明康橋的環境非常好,讓人直覺到它頑強的生命力。“招搖”的意思本來是故意張大聲勢,引人註意,這個——擬人,什麽樣的人可以做到招搖,無拘無束,但用擬人的手法用在植物身上就顯得很可愛。

 聯系詩人在康橋的經歷,他曾經在這裏求學成長,在這裏邂逅他壹生的摯愛,所以康橋給他的就是這樣自由成長的環境,現在離別之際,康河的流水、水草的那份安閑、自在讓詩人無比眷戀。所以才發出甘心做康河中的壹條水草,字裏行間滿滿的都是對什麽的向往?自由!(板書自由)

 再次朗讀感受

 四潭天上虹。

 1、我們接著來看第四節,請同學齊讀第四節。這裏用了什麽修辭手法?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這壹潭泉水就是拜倫潭。為什麽說是彩虹似的夢,他們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什麽相同的地方?

 ——美好的夢容易破碎,而彩虹雖然美麗,卻也容易消逝。所以說是彩虹似的夢

 3、那麽這個夢到底是什麽呢?

 彩虹和夢都是在描寫詩人在康橋的生活感受,彩虹代表著風雨過後的美麗,象征著詩意、浪漫、明麗和柔情,這裏象征著詩人在康橋的美好生活。夢是全詩理解的核心,整首詩寫的都是夢,詩人回憶其實就是壹場美好的夢,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色彩斑斕的夢,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徐也是,但好多夢都破碎的,最終他選擇了文學的道路,實踐了自己的文學夢。

 七、品味五、六節。

 1、請大家看到第五節和第六節。齊讀。這兩節的感情相同嗎?

 ——不同。第五節興奮歡快,第六節失意低落。(兩個詞:放歌/沈默)

 2、第五節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輝斑斕裏放歌。”在那壹瞬間,他忘了自己要離開,他很愉悅。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要離別康橋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詩人對康橋迷戀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詩人放歌了嗎?(沒有。)妳怎麽看出來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為什麽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識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而且是悄悄的離去,他的那種無奈,依戀,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誰阻止,而是他覺得不應該放歌,唯有嘆息,唯有悄悄地走。

 5、他為什麽要悄悄?為什麽要沈默?

 同學們什麽時候要悄悄做事情?不想被人知道,或者不想人打擾,面對康河的美景,作者選擇默默享受著這壹切,獨自壹人分享著這壹切的美好!因此這壹節要讀得稍微緩慢深沈。

 5、怎麽理解“悄悄是別離的笙蕭”壹語?

 ——“笙蕭”是中國傳統的用以抒發感情的樂器之壹,音質悠遠蒼涼。這壹句把“悄悄”比作“別離的笙簫”,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無形為有形,具有很好的審美效果。“沈默是今晚的康橋”壹句也有類似的審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這壹句,究竟是誰在沈默?這是什麽表現手法?

 ——康橋和康橋的夏蟲都是無知無識的事物,不可能為他沈默,因此是詩人自己沈默了。這是壹種側面烘托的手法。

 總結:

 上述幾節詩,每壹節都是壹個可以畫得出來的畫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裏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搖的水草,榆陰下的長滿浮藻的青潭。這些畫面具有意境鮮明、色彩絢麗的特點。很美。詩人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蕩漾”“招搖”“揉碎”“沈澱”,使每壹幅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畫面,給人以立體感。更增添了畫面的美感。(板書美)

 師:帶著美再次朗讀壹下。

 胡適曾說,徐誌摩的人生觀裏只有三個大字:壹個是愛,壹個是自由,壹個是美,在這首《再別康橋》裏,他通過壹個個美麗、可愛的意象讓我們沈浸在康橋美麗的畫面裏,讓我們感受到他對康橋的那份眷戀與柔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情景交融(板書:情景交融)。正是因為這樣壹個個充滿情感的意象,才讓我們覺得離別也可以這樣美,那這首詩不僅意象美,還說傳說中經典的“三美”,我們留著下節課來慢慢品味。

 五、作業

 課後欣賞徐誌摩的另壹首離別詩:《沙揚娜拉》,並用今天我們學習的意象分析的方法去賞析這首詩。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壹低頭的溫柔

 像壹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壹聲珍重,道壹聲珍重,

 那壹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再別康橋公開課教案 篇3

 教案設計說明

 《再別康橋》是現代著名的詩人徐誌摩的代表作。現被選入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在教學中要體現《語文新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的美,提高審美的境界的目標。

 本課教案設計重點圍繞詩歌的語言、藝術魅力兩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品味詩歌的語言、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教學目標的實現,采用反復朗讀,分析詩中的意象,通過朗讀-思考-分析-朗讀-教師範讀等幾個環節,達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重點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目標。

 重點難點目標的突破,利用設計問題的形式,從詩歌的朗誦技巧入手,從詩歌中的主要意象和其表達的情感等方面啟發引導,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了解徐誌摩及本詩的寫作背景。

 2.掌握壹般的朗讀技巧,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3.分析詩中主要意象,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情感。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2、分析詩中主要意象,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學生朗讀,教師引導、總結點評

 教學時間壹課時

 壹、導入

 歌曲《再別康橋》欣賞。

 二、談談妳所知道的徐誌摩

 徐誌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1921年開始寫詩,深受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拜侖、雪萊和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影響。他的不少詩作語言清新、比喻貼切,風格輕柔明麗。

 徐誌摩的康橋情結:

 1920年赴英國,就讀於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誌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壹段美好的留學時光。1928年秋第三次到英國、再別康橋。這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

 “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恐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麽。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壹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三、 掌握輕重,註意節奏,讀出詩歌優美流暢的旋律

 1、配樂:《安妮的仙境-班得瑞》。

 2、如何讀出自己要強調的部分(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範讀詩歌)

 關於輕重音的把握 輕音如何讀出強調的意味

 四、體味意象,感知內容,讀出詩中隱藏的康橋情結

 試從每壹節詩歌中找出壹個主要意象,老師指導朗讀,分析這個意象表達了詩人什麽樣的思想感情並有感情的朗讀出來。

 板書設計:

 星輝:狂放

 ↗ ?↘

 潭:夢想 ?↘

 ↗ 夏蟲:沈寂

 青荇 :陶醉 ↘

 ↗ ↘

 金柳:喜悅 ↘

 ↗ ↘

 雲彩 :傷感 雲彩:傷感

 第1節,連用三個“輕輕的”,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應該以輕微跳躍的節奏,襯托緩步飄然離去的形象,要讀出別離傷感的情調。

 第2節,寫岸邊的金柳樹倒映在康河裏,仿佛夕陽中的新娘,要讀出詩人無限眷戀和喜悅之情。

 第3節,寫在康河的柔波裏,詩人甘心做壹條水草,要讀出詩人對康橋深深的陶醉。

 第4節,寫榆樹下的清潭,沈澱著彩虹似的夢。要讀出詩人融情入景,將夢想全部融入康橋。

 第5節,詩人感情達到了高潮。要讀出他幻想著撐著壹支長篙,泛舟到青草更青處尋他“彩虹似的夢”,“向星輝斑斕裏”放聲高歌的狂放。

 第6節,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悄悄吹奏別離的笙簫,要讀出情感回歸沈寂的惆悵。

 第7節,與開頭呼應。重章疊唱,但以詞句的變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也要讀出別離傷感的情調。

 情感線索非常清晰:愁(1)——喜(2-5)——愁(6-7)

 小結:這壹系列“經詩人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意象, 構築了哀而不傷,離愁中有沈醉的深沈意境,表達了詩人在離別康橋時的依戀不舍。《再別康橋》優秀教學設計

 五、 欣賞配樂朗誦。

 六、學生再次配樂朗讀。有時間請同學做朗讀點評。

 七、嘗試全班壹起背誦詩歌。

 八、課堂小結,作業布置

 1背誦全詩

 2課後看看電影《人間四月天》。

 3朗讀並賞析徐誌摩詩《沙揚娜拉》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壹低頭的溫柔,

 像壹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壹聲珍重,道壹聲珍重,

 那壹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