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青年當肆意遠眺,秉理想之燭光,“丈夫誌,當盛景,恥疏閑。”君能見否?徐霞客“大丈夫當朝碧海暮蒼梧”之激昂;君能見否?周總理“願相會於中國騰飛於世界”的期許;君能見否?陳勝"燕崔安知鴻鵠之誌”的嘆息,於是竹杖芒鞋路山海,設判桌上立國威,揭竿而起擊大秦。在浩瀚的宇宙中,是有壹顆心指引著我們通過不可知的黑暗的,於是讓我們懷揣理想,視壹切冷眼為鬼火,大膽去走我們的夜路,前方終端的光耀。
我輩青年當視國泰民安為己任,勇擔時代責任,“惟願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之於自己之肩上。”回首中國哀鴻遍野之時,無數先烈懷擁楚囊之情,血見軒轅,氣往爍金,辭來切今,以大無畏的氣概堅持投身於水深火熱,然節物風光不相待,碧海桑田須臾改,時代早已面目全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責任,中國騰飛之夢的接力棒已然落入我們的手中,古有言:“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置諸當下,海嘯級後浪曹原已被稱為“石墨烯的駕馭者”,前途無量;14歲的全紅嬋已在東京奧運會上斬獲金牌,壹戰成名;才淺手工還原三星堆黃金面具與權杖,初心不改。新時代青年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我們也應該望其背影,緊跟其後,握緊手中接力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
我輩青年當懷“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初心,點燃自己的微光,赴“新時代趕考路”。2020年伊始,疫情爆發,無數醫護人員以口罩為盾,高喊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請纓抗疫第壹線,他們高舉著奉獻的火把,守護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於敏隱姓埋名二十八載為祖國打造核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便是他的真實寫照。青年當以他們為榜樣,就如螢火壹般,有壹份熱,發壹份光。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站在時代的節點,我們擁有汪洋辟闔的世界供我們馳神縱意,我們當生出理想的羽翼,擁山河挺脊梁的擔當,有獨自壹人將火把高高舉起的勇氣,砥礪奮鬥,扶搖直上九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