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來,宗唐宗宋漸成詩家公案。陳衍的“三元”說是清代唐宋詩爭的總結之論。其實,陳氏其說肇自葉燮的中唐樞機論,他以元和為“三元”之中,上取開元,下擇元祐,並說“宋人皆推本唐人詩法,力破余地耳”。而後沈曾植又提出“三關”說,謂“詩有元祐、元和、元嘉三關”,易“開元”為“元嘉”並暗分軒輊。直至馬壹浮,“三元”“三關”之說又相互摶結為“四元”,他說:“元嘉有顏、謝,開元有李、杜,元和有韓、柳,元祐有王、黃。透此四關,向上更無余事矣。”至此,中國詩學的“四元”轉關真正凸顯出來。“詩至於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詩運壹轉關也。”沈德潛曾拈出詩運轉關來表示詩歌出現突破發展的節點,其實這些節點之間往往存在著復雜關聯。觀之詩學“四元”,其理論源頭即反對判分而強調源流,因此轉關之間無不相禪相連。另外,元嘉詩歌實為“四元”之始,因而在開元、元和、元祐詩壇總回旋著元嘉余響,而這壹返景復照將在典範詩人的接受中得到較為具體的展現。
馬壹浮將“顏謝”“李杜”“韓柳”“王黃”分別視作元嘉、開元、元和、元祐詩壇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