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為什麽李白的將進酒詩歌偏直

為什麽李白的將進酒詩歌偏直

淺析李白《將進酒》

提起古代文學,不得不說,唐詩真的是其中濃墨重彩的壹筆,它甚至被看作中國人心目中詩歌的標準。而提起唐詩,有的人說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即可,它華美透徹“孤篇蓋全唐”,我卻覺得唐詩裏躲不了繞不開的人是李白,其人飄然不群、超塵出世,其詩風流恣肆、光怪陸離。因而,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壹下,我對於李白《將進酒》的淺薄認識。

詩仙的名篇佳作真是不勝枚舉,任誰好像都能隨口吟詠兩句,而我最愛的便是這篇《將進酒》了。李白的這首古題樂府詩《將進酒》,是漢樂府《鼓吹鐃歌十八曲》之壹,漢代樂府歌辭原文,由於聲辭雜寫,所以難解其意,因為第壹句是“將進酒”,後世文人擬作,都是吟誦飲酒之事。李白此詩,就是沿襲舊傳統,以飲酒為題材。

先不說古往今來有多少遷客騷人偏愛飲酒之詩,就說李白自己就有好多作品都提到了美酒宴酣之樂。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醉酒獨酌,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酒醉消愁,有“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的以酒作樂,但吾最愛“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豪邁氣度。招朋待友,沒有好酒作伴怎麽能行?名馬裘衣,不過身外之物,沒了還會再得,哪有高朋滿座,勝友如雲,壹起對酒當歌,高談闊論,來得酣暢淋漓呢?

再來談談這首詩的內容,它用三言、五言、七言的句法錯雜而成,壹氣奔註,音節急促,充分表現了作者當時憤慨激動的心情。除此之外,選字用詞通俗易懂卻不晦澀難解,還顯得自然流暢。開頭四句用了兩個“君不見”來引起我們註意兩種現象:壹是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來比喻光陰壹去不復返,匆匆易逝;二是用“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來說明人衰老的很快,人生苦短;所以要在人生得意之時,及時行樂,不要虛度。“君不見”是漢代樂府裏已經出現的表現方法,意思是“妳沒有看見嗎?”其實跟我們現在新詩裏用的“看啊”、“妳瞧”壹樣,是壹種附加成分,是為了加強下文的語氣。即使把這兩個“君不見”都刪掉,也沒有關系,詩意並無殘缺,而且刪掉之後,這壹段就是整整齊齊的六個七言句。

第二段以後的內容,大意是說:上天既然生我這個人材,壹定會有我的用處。用完千金,也不必擔憂,總會再有的。眼下不妨烹羊宰牛,快樂壹下。應當盡情飲酒,壹飲就是三百杯。勸岑夫子和丹丘生盡管開懷暢飲,不要停下酒杯,還唱飲酒歌給他們聽:鐘鼎玉帛,這種富貴人家的排場享樂,我認為不值得重視,我只願長醉不醒。自古以來,壹切聖賢都已經寂寞無名了,只有喝酒的人,倒還是千古留名的。陳思王曹植在《名都篇》裏寫到“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友人歡樂談笑,主人為什麽說沒有錢,而舍不得打酒呢?應該立刻去打取美酒,來請大家喝個痛快。“主人”像是諷刺他自己,也可以說是自嘲。身處“少錢”之時,也不要緊,酒總得喝,於是引出最後三句,手頭緊沒有錢,可家裏還有五花駿馬和千金狐裘,叫來兒子拿出去換美酒,我們照樣把酒言歡,壹同銷愁。既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

再說這首詩在寫法上兼具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鑱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詩句以散行為主,又夾雜短小的對仗語(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稱:“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原本置酒會友,就是人生快事,又恰逢懷才不遇之際,於是趁此機會,對酒抒情,詩人正好揮灑個淋漓盡致,壹澆心中塊壘。

在李白看來,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壹去無回;人生苦短,看壹夕之間青絲白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能夠解憂的惟有這金樽美酒。看似在感嘆人生易老,實則在感嘆懷才不遇。他這就和陶淵明區別開來了!陶潛是真正的縱情山水田園,飲酒作樂,壹心想要遠離世俗沈物的羈絆,做他的五柳先生。而李白卻不同,他是借酒澆愁,憾自己懷才不遇,他實際上還在等待時機與伯樂,盼自己有朝壹日能夠大展宏圖,暫時做個青蓮居士罷了。這就是真隱者與半隱者的差別了!陶淵明的飲酒,對人世社會像是消極的,但他的人格卻是積極的。李白則相反,他對人世社會好像還積極,而其人格卻是消極的。

有人批評說:“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兩句詩太過於狂妄自大,難道如孔子、孟子那般的先賢大儒都是籍籍無名的?而留名史冊的只有那些以酒聞名的酒鬼嗎?但我卻覺得,這種批評有點多余了,讀文學作品不能這麽較真、老實。這兩句詩不過是迫於抒情的需要,而進行了藝術上的誇張,並不是李白思想上的真實想法。這種強此弱彼的句法,也就是“尊題”,通常為了強調甲方而大大地壓低乙方。李白這裏不過是為了誇大飲酒者,而貶低了聖賢的後世之名。後來的白居易也用過此法,他在《琵琶行》中寫“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咂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曲,如聽仙樂耳暫明。”也是為了誇張商婦所彈琵琶的美妙,就說江州沒有好聽的聲樂,有的只是難聽的山歌與村笛而已。

這就是我對李白《將進酒》的淺薄認識,畢竟所學不多,所以我的賞析難免也有失偏頗。但對太白其人,真是喜愛崇拜不已,折服在他那人格魅力之下,難以自拔。他獨樹壹幟,帶著西域狂放灑脫的氣質,洋洋灑灑為後世留下了多少的千古名作;他妙筆生花,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註入了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蕓蕓眾生都為之壹驚。《將進酒》何以作為其作品中影響不小的壹部呢?在我看來,《將進酒》所表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豪邁與瀟灑,讓妳怎麽讀都只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那妳心裏有怎樣的《將進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