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之後,我們每壹個人開始對自己進行的心靈探索,除了追求富足的生活之外,我們對幸福的渴求也日益明顯。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壹個不幸的人,面對不幸,我們總是尋找各式各樣的理由阻礙自己成長,拒絕改變。這個時候的我們將所有的註意力都放在自己認為的不幸上面,看不到,也聽不見周圍的其他事物,哪怕是能讓我們產生幸福感的事物。
面對未知的事物,我們好奇的同時也充滿恐懼;面對真相,我們會害怕;
為了避免恐懼和害怕,我們往往會規避責任,渴望他人的認可和幫助,同時也產生了許多讓我們煩惱不已的迷思和幻想。
可是想要獲得幸福,就要有足夠的勇氣的去打破這些迷思和幻想,認可自己,做出改變。
01改變自己為什麽那麽難
《妳怎麽這麽好看》第壹期的主人公方靜,在“好看團”改造她的過程中說的最多的話是“不好哦!”“不要吧!”
當她在報名參加這個節目的時候,其實她是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問題,並且想要去改變的。但當改變真的來臨時,她還是本能的選擇Say:No!
這是大多數人的常態,妳以為妳做好準備去面對了,但當這壹刻真的來臨時,妳發現妳自己邁不出改變的這壹步。
可事實上,我們隨時都可以決定自我,可以選擇新的自己。但是就像被改造初期的方靜壹樣,即使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也很難做出改變。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我們內心最深處不想改變。因為變化就意味著“死亡”。
壹個人壹旦決定要改變自己,這就意味著要拋棄“過去的自己”,壓抑“過去的自己”,可以說是將“過去的自己”送進墳墓,然後作為“全新的自己”重生。
因為對現在狀態的不滿,我們想要選擇改變,而改變就要埋葬“過去的自己”,丟掉那些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拋棄那些安穩的環境,將自己投身到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看到光亮的未知世界的黑暗中。我們很清楚,這並不容易做到。
面對未知的恐懼,讓人們不想改變,無論多麽痛苦也想“維持現狀”。並且要為“維持現狀”這壹選擇找壹個合適的借口。
這個借口往往是,經歷了那麽多的事情,現在已經不錯了,那就這樣過下去吧。
02稱贊那麽多,為什麽妳還是不幸福?
我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參加市繪畫比賽拿獎後,老師表揚我時的情景;聽著老師的贊美,我覺得我就是為繪畫而生的。可是最後我終究沒有在繪畫上有所建樹,因為後來我漸漸對繪畫失去了興趣,細想起來,這種索然無味的感覺產生於我們搬校區,換了美術老師之後。因為這個美術老師從來沒有肯定過我的作品。
妳是否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也出現過和我壹樣的情況。面對自己的父母,老師,領導亦或是其他人,扮演“好孩子”,盡力表現出幹勁和服從。因為妳想要獲得肯定和贊美。
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中所講的問題行為的第壹個階段“稱贊的需求”。
人們往往在被稱贊和肯定後,都能更加積極的工作,生活,學習;稱贊似乎是壹件有易於他人更有易於自己的事情。
但是妳敢坦誠的問問自己做這件事的最終目的是什麽嗎?是發自內心想要去做這件事,還是想通過這件事獲得他人的認可,證明自己是壹個優秀的,獨壹無二的人?
往往有很多人他們的目的始終只是“獲得表揚”,或者是獲得關註;倘若壹旦表揚和關註消失,這部分人就會開始懷疑,這樣的努力是否有意義,有價值。如此壹來,很快就會失去積極性。
《妳怎麽這麽好看》中的阿骨打,在和父親袒露心扉時淚流滿面,因為她的父親從來沒有肯定過她的能力,覺得她就是壹個什麽事情都辦不好的人。
看看阿骨打是不是很像我們大多數人的縮影,盡管自己很優秀,但是因為得不到心目中那個重要的人的認可,所以自己也不認可自己,從而陷入我不夠好,沒有能力的無邊痛苦之中。
為什麽我們如此想要獲得他人的表揚或者認同呢?從本質上講我們想要獲得歸屬感。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類最根源性的需求是歸屬感。也就是說,不想孤立,想要真實的感到;“可以在這裏”,不要“泯然眾人”。
但是獲得他人認同就像壹個黑洞,根本沒有盡頭;如果我們習慣了從他人的認同和贊美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和幸福感。那麽這份幸福終歸是依賴於外部作用,壹旦外部作用消失,這份幸福也會隨之消失。
如果我們窮其壹生都在追尋“更多的表揚”,那麽我們就將自己置身於“依存”的地位,過著永遠索求,永不滿足的生活。
想要走出這個迷局的唯壹辦法——不去需求他人的認同, 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認同。
03我命由我不由天,找到自我認同的勇氣
讓他人來決定“我”的價值,這是依存;而自己的價值自己決定,這叫“自立”。
為什麽我們習慣於需求他人的認可,因為我們不自信,我們需要從他人的認可中去建立自信。
其實從另外壹個層面講,是因為我們缺乏“做普通人的勇氣”。我們渴望成為那個優秀的,“特別”的存在;可是不那麽優秀又怎麽樣呢?這大千世界依然有妳的位置,接受平凡的自己,妳會變得輕松起來。
埃裏克·弗洛姆說:“我們要實事求是地去看待壹個人”,當然這個人也包括自己。也許妳不漂亮,但是妳善良;也許妳不優秀,但是妳樂於學習;也許妳沒有特長,但是妳熱情開朗。
我們常說這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而妳也本就是這個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存在,所以不要從“與他人不同”那裏找尋自己的價值,而要從“保持自我”中找尋價值。因為壹味的和他人做比較,盲目的突出自己的“不同”,妳是永遠沒有辦法獲得幸福的。
那麽怎樣從“保持自我”中尋找價值呢?
《哪咤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咤背負原罪出生,命中註定了死期;但是最終魔童哪咤沒有霍亂陳塘關,本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活出了自己的價值,反而拯救了陳塘關。
什麽命中註定,這只不過是不敢改變的懦弱者給自己找的壹個完美借口。從“保持自我”中尋找價值,就要明白“重要的不是被寄予了什麽,而是如何去利用被寄予的東西”。因為這並非由環境或者對象所左右,而取決於妳自己的決心。
遭遇疾病後,妳摒棄了不規律的作息,開始早睡早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考研失敗後,妳總結了大量的失敗案例,開始和大家分享,結交了新朋友的同時還獲得了額外的收益;遭遇天災之後,妳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其實妳很清楚,每壹次選擇都會是人生的壹個轉折點,但前路未可知,妳的恐懼讓妳很難走出這壹步。但妳要相信自己可以是壹只自由自在的鳥,想要去哪裏都可以由自己決定;而不是別人手中的風箏,命運被掌控在別人手中。
04主動去愛,收獲幸福的勇氣
《聖經》中有這樣壹句話:“禱告,然後才有收獲!”而我們自己常說的是“付出,然後才有收獲!”
阿德勒提出“幸福即貢獻感”,我們都是只有在感到“我對某人有用”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可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在尋求“被愛的方法”。
孩童時代我們通過展示自己的“脆弱”來尋求大人的愛,而阿德勒在長期的臨床實驗中也發現“脆弱”是人機關系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小孩子害怕黑暗,到了晚上,母親在臥室哄他睡覺,然後關上燈出去。小孩子開始哭鬧,母親又折返回來問他為什麽哭,孩子說因為怕黑,識破他“目的”的母親問,那麽媽媽來了之後就明亮些了嗎?
小孩哭鬧的原因不是因為怕黑,而是懼怕母親的離開;所以通過哭鬧來展示自己的“脆弱”,將母親留在身邊。
用阿德勒的話來說就是:“曾經他們生活在有求必應的黃金時代。於是,他們中有人依然認為,只要壹直哭鬧,充分抗議,拒絕合作,就能夠再次得到想要的東西。他們並沒有把人生和社會看作是壹個整體,而是只聚焦了自己的個人利益。”
很多大人也試圖以自己的脆弱、不幸、傷痛為“武器”來控制他人,想讓他人擔心從而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這種“君臨世界中心”壹旦沒人回應,就會讓妳感到非常痛苦。
顯然我們不能總是“君臨世界中心”,我們想要幸福就必須要和這個世界和解,脫離自我中心。而我們通過主動去愛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實現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也通過主動去愛,讓自己變得漸漸成熟起來。
但是為什麽主動去愛別人那麽難?因為妳缺乏擁抱愛的勇氣。
弗洛姆說:“人在意識上害怕不被愛,但事實是無意識中懼怕愛”。“愛是明明沒有任何保證卻依然會發起行動,抱著自己如果愛的話,對方心中也壹定會產生愛這樣的希望,全心全意的自我奉獻。”
妳不敢主動去愛,首先是因為妳無法愛自己;沒有坦然的接受自己,信賴自己。妳覺得壹旦妳毫無保留的去愛別人,在這段愛的關系中“肯定會受傷”,認為不可能有人會愛這樣的自己。所以與其受傷,不如不愛。這是典型的自卑情結,並且還給這份自卑找了壹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主動去愛別人是妳自己的事,別人是否回應,如何回應是別人的事。妳根本左右不了,也無需左右。妳要做的是不管對方如何看待自己,只是去愛。
我們總是相信命中註定,但是命運真的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渴望幸福,即便我們知道前路有很多困難,很多的不快樂也要去追尋。正如弗洛姆說的那樣:“愛某個人並非單單出於激烈的感情,這是壹種決心,決斷,約定”。
我們總是說萬事開頭難,只要邁出最初的壹步,後面就會好很多。但是真正考驗我們的是繼續走下去的勇氣。而這份勇氣和幸福息息相關。
面對未來,我們壹無所知。但是正因為我們看不清未來,所以才能成為命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