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這首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映射著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從內容上說,“鄉愁”是中國傳統文學經久不衰的主題,余光中雖曾接受過現代主義的浸染,但骨子裏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詩歌內容觸及思想深處的“中國意識”時,自然而然地攝取了“鄉愁”這壹主題。歷代愛國知識分子有借詩詞歌賦流露家國之思的傳統,本詩在這壹點上可謂傳承了民族的歷史文化。從形式上說,這首詩恰到好處地運用現代漢語,使之帶上了古典詩詞的格律美和音韻美的特點。詩的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短句變化錯落;同壹位置上詞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造成壹種類似音樂的回環往復、壹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壹種低回悵惘的基調。
學情分析
學生已在上學期學了詩歌的閱讀方法,已具備了壹定的詩歌閱讀能力,因此,本節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訓練學生對詩歌的閱讀鑒賞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現代詩的朗誦基本技巧,學會節奏、重音,較有感情的朗誦。
2、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的具體含義。
能力目標:
1、理解、欣賞《鄉愁》壹詩豐富的情感和優美的意境。
2、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的具體含義
學習形象化手法的表達方法。
情感目標:
體味作者所表達的鄉愁,同化愛家愛鄉愛國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現代詩的朗誦基本技巧,學會節奏、重音,較有感情的朗誦。
2、理解、欣賞《鄉愁》壹詩豐富的情感和優美的意境。
[教學難點]:
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的具體含義
學習形象化手法的表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