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頌朗誦前的解說詞如下:
男:星河耿耿,銀漢迢迢。從遠古奔來的中華文明的長河,千回百轉,浩浩蕩蕩。?
女:有壹種文化,它異彩流光,穿過時空,照亮了中國文學長廊,它就是滋養了中華民族文化五千年、並讓世界為之回首的中國詩歌。?
男: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徜徉在這座文學珍寶館,我們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女:中國是詩人的國度,我們與中國文學史上的眾多名流巨匠擦肩而過。?
男:這裏有遊歷天下笑傲紅塵的李白,眼望“國破山河在”而老淚縱橫的杜甫。
拓展:
解說詞的結構分標題、開頭、主體、結尾四個不分組成。
解說詞是對人物、畫面、展品或旅遊景觀進行講解、說明、介紹的壹種應用性文體,采用口
頭或書面解釋的形式,或介紹人物的經歷、身份、所做出的貢獻等,或就事物的性質、特征、形狀、成因、關系、功用等進行說明。
寫解說詞壹般按照陳列的順序或畫面推移的順序編寫,節段要分明,每壹件實物或壹個畫面
有壹節或壹段文字說明。單靠畫面難以將作品的主題表達出來,不能達到完整的藝術效果。必須利用語言作為補充,才能克服畫面表達的局限。
需要註意的事項:
解說詞可以發揮對視覺的補充作用,讓觀眾在觀看實物和畫面的同時,從聽覺上得到形象的
描述和解釋,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還可以發揮對聽覺的補充作用,通過形象化的描述,使觀眾感知故事裏的環境,從而達到情感上的***鳴。
解說詞是口頭解釋、說明事物的文體。往往事先擬好文稿,通過對事物的準確描述、渲染,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其了解事物的實情、狀態和意義,力爭收到宣傳效果。解說詞有電影、電視解說詞、文物古跡解說詞、專題展覽解說詞、幻燈解說詞、導遊解說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