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代詩人王凡誌寒山為代表的詩歌流派是白話詩派。
白話詩是壹種新興的文學形式,它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文言詩的桎梏,讓詩歌這種高雅的藝術形式走進了人民的生活。
白話詩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直接的情感表達,以及對現實社會的關註而與傳統文學詩相區別。它不再局限於文言文的繁瑣和晦澀,而是用更加貼近人民的語言,將詩歌帶入了更廣泛的領域,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更直接、易懂、有感染力的文學作品。
白話詩的出現,不僅豐富了文學的形式,也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詩歌的美妙和力量,讓詩歌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王梵誌是唐初著名的白話詩僧,他的詩歌以說理議論為主,多根據佛理教義勸誡世人行善止惡,諷刺和揶揄世態人情,對社會問題間或涉及。
雖然王梵誌的詩歌思想消極,格調不高,但他的語言淺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學於嘲諧戲謔之間,使得他的詩歌廣受歡迎。王梵誌的藝術水平相對粗糙,但他的詩歌對初唐社會的認識和白話詩的發展有壹定的參考價值。
此外,王梵誌的詩歌對初唐盛行的駢儷典雅詩風也有壹定的沖擊作用,使得白話詩在唐代的發展更加多元化。可以說,王梵誌的詩歌在唐代文學史上具有壹定的地位和影響。
寒山,是壹位唐代著名的詩僧,他出身於官宦人家,但多次投考不第,後出家。他在三十歲之後,隱居於浙東天臺山,壹直到享年壹百多歲。
嚴振非的《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的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這壹身世背景,也為他的詩歌增添了神秘色彩。
寒山的詩歌,曾經壹度被世人冷落,但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他的詩歌典雅清新,不需要鄭氏箋或毛公解來解讀,自有其深刻的內涵和意義。他的詩歌中常常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性的思考,這些思考也常常啟迪著讀者的心靈。
寒山的詩歌經過元代的傳入,也傳到了朝鮮和日本,並被翻譯成日、英、法文等多種語言。他的詩歌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