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秋手抄報圖片大全豎版

中秋手抄報圖片大全豎版

中秋手抄報大全豎版:

中秋節詩句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秋宵月下有懷》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中秋見月和子由》

中秋習俗

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壹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壹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壹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紮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豎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壹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賞月,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不壹,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代。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祭月作為民間做節的重要禮俗之壹,逐漸演化為的賞月、頌月等活動。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祝福

圓圓的月兒天上掛,圓圓的月餅香天涯,圓圓的快樂美如花,圓圓的祝福到妳家:美滿日子玉潤珠圓,幸福生活花好月圓,合家吉祥永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