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壹首詩歌是《念奴嬌·中秋》。
原文: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裏,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壹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壹聲吹斷橫笛。
譯文:
站在高處向遠方眺望,廣闊的天空,萬裏無雲。月亮的清輝灑滿大地,秋天的夜空沈碧如玉。此時的天宮瓊宇之中,當有月中仙子乘著鸞鳥來來去去,我也似乎置身於月宮那清涼之地。那裏美景如畫,煙霧繚繞,仙樹分明。
我沈沈醉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飲,加上我的影子正好三人。我獨自起舞翩躚,清風陣陣,霜露襲來,真不知今夜是哪壹夜。我想來著這清風翩然飛往月宮,哪裏還用乘坐大鵬鳥?在晶瑩剔透的水晶宮裏,那玉笛被我壹吹而斷。
《念奴嬌·中秋》賞析:
上片: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裏,雲無留跡。”是寫萬裏無雲的中秋夜月。本來在中秋月夜,長空萬裏無雲,是人們常見的,沒有什麽稀奇。但這裏作者加上“憑高眺遠”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
作者置身高樓,憑高望遠,所以視野開闊,而使得長空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毫無盡處,引人入勝。“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壹天秋碧。”由晴空寫到明月。古時稱月為魄,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
意思是說,月兒的光輝從天上飛來,它所照射的地方,整個秋天的碧空都沈浸在清冷之中。這兩句描繪了壹個月光照耀的清輝夜色,給人以清涼的感覺。
下片:
筆鋒壹轉寫道:“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這三句化用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句。作者通過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的影子當做知心朋友,壹起歡樂。
這樣寫,既使詞染上了濃厚的浪漫色彩,給人有壹種奇異之感;又真實地展現出他孤單、淒涼的影子。作者之所以有“舉杯邀月”,正是意味著他對當時社會的憎惡,意味著他對權貴們的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