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為什麽日本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還被寫入日本教科書?

為什麽日本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還被寫入日本教科書?

作為壹個深愛唐朝的國家,日本人喜愛的唐詩很多。但要論壹千多年來,叫日本人愛得持久,甚至愛到瘋狂的壹首唐詩,當屬中唐詩人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威懾呢們講這首詩寫入日本的教科書呢?

直接壹個原因,就是張繼的這首詩,寫得太過虐心。作為壹位半生歷經挫折的落魄詩人,壹首《楓橋夜泊》,是途徑蘇州的張繼,滿心傷懷的詠嘆。先是“月落烏啼”,然後“江楓漁火”,涼薄的環境籠罩而來,然後城外的寒山寺裏,“夜半鐘聲”遙遙而來,直達客船之中。淒苦中的壹聲鐘鳴,空靈清遠的效果,自然直穿人心。

這樣的“虐心”風格,不但在唐詩中獨壹號,更對了日本人的審美胃口。日本的文學作品,最為推崇的,就是這種淒苦孤冷裏的詠嘆風格。包括日本文學史上那些膾炙人口的作品,甚至日本經典的電影,都往往充滿著這類相似的意境。而將這種風格做到極致的《楓橋夜泊》,自然也就觸動了壹代代日本人的心弦,引來多少感同身受的仰慕。

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長期以來,日本人對中國唐代文化,壹種濃厚的“寒山”情懷。

其實,整個《楓橋夜泊》,打動日本人的,不止是那孤獨的憂傷,更有詩中的“寒山寺”三個字。這叫日本人無比仰慕,不惜隔空山寨的寒山寺裏,也藏著壹個在中國相對低調,卻在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寒山。

寒山,出身官宦世家的唐代壹代詩僧。這位寒山寺的創立者,《全唐詩》裏存詩312首的牛人,壹生倡導詩歌的白話風格,卻不為當時人所理解。寒山的作品傳入到日本,然後就引發了壹輪又壹輪的推崇。比起唐代其他詩人來,寒山在日本,更成了另壹種“紅人”。不但詩作壹版再版,甚至日本小說家森鷗外,更“加工”寒山的履歷,寫成小說《寒山拾得》,更成了20世紀日本的火熱暢銷書。對“寒山寺”的情結,自然就成了日本人心中,壹種越發深深紮根的情懷。

因此,作為壹首詠嘆寒山寺的詩,《楓橋夜泊》也就“人氣”持續飆升,成為了日本人心中,中國詩歌的不朽經典。妳是日本人的話,妳會選擇哪首唐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