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歐陽修最討厭誰?歐陽修的敵人是誰?歐陽修的性格怎麽樣?

歐陽修最討厭誰?歐陽修的敵人是誰?歐陽修的性格怎麽樣?

歐陽修長什麽樣?流傳下來的肖像版本很多。不知道哪個是真的,但從古人的言論中可以窺見壹斑。北宋時,章雷的《明道》雜誌記載,壹個和尚去給歐陽修算命,說歐陽修是個白面書生,張牙舞爪。

歐陽修長得醜,但是很大方。

歐陽修有壹句名言,“在我讀書之前,我什麽都不能告訴任何人。”。

據說世界上有壹些書我是絕對沒有讀過的。在圖書出版還過於發達的時代,對於從小聰明伶俐,讀書過目不忘的歐陽修來說,應該算是壹句謙虛的話。

歐陽修在主考官的時候,看了壹篇精彩的文章《刑忠論》,發現有壹段姚與下屬的對話,他從未見過,於是找到這篇文章的作者蘇軾,非常謙虛地壹次又壹次向這位年輕人求教。但蘇軾答道:“我也沒見過。我覺得理所當然!”“歷史可以理所當然嗎?對其他考官來說,肯定是被這出戲愚弄的憤怒。壹怒之下,蘇軾被扔出門外,不得而知。但歐陽修欣賞蘇軾的才華和大度,壹笑置之。

愛才之心,必是曠達之心。作為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升官後不遺余力。他推薦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人,尤其是對蘇軾,表現了他真摯的愛和包容。

歐陽修在《與梅書》壹文中寫道:“讀《詩經》時,不覺汗出。加油加油。我應該避開馬路,讓他出來。”文人相輕,這是自古以來的結果。如果歐陽修真要壓蘇軾,蘇軾很可能會走彎路出人頭地。

歐陽修曾和兒子歐陽沛討論詩歌。談及蘇軾,歐陽修驚嘆不已:“妳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後,世人只會知道蘇軾,再也不會贊美我的詩了!”

現在看來,歐陽修太謙虛了。事實證明,9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記住的不僅僅是蘇軾的詩,還有歐陽修的詩和人物。

蘇軾壹直不忘歐陽修的推薦和謙虛,對歐陽修的詩評價很高,有人認為是奉承。蘇軾是這樣表達對歐陽修的敬仰的:“論道如韓愈,論事如魯直,論筆記如司馬遷,論詩如李白。”今天,客觀地說,壹點也不誇張。

說壹個人謙虛,也說明他尊重別人。

歐陽修和《尚書·宋祁》修訂《新唐書》時,朝廷要求歐陽修定稿,並特別提醒歐陽修要詳細閱讀宋祁修訂的傳記。能刪就刪吧。能改就改。但歐陽修覺得宋祁是學長,見多識廣,字裏行間壹定有他獨到的見解,所以壹個字都沒改。該書完成後,在署名問題上,按照慣例,建議是只用歐陽修的名字,因為“舊書修改,只列了局中官員的名字”,但歐陽修還是在傳記中寫了宋祁的名字。宋祁有點受寵若驚,說:“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從來不互相退讓,真是聞所未聞!”

縱觀二十四史,寫歷史的人也不少,不過作者署名加個“鄧”字就不錯了。如《晉書》署名“方”而《舊五代史》署名“薛”而署名兩位作者。《新唐書》是唯壹的壹本。

歐陽修的大度可以追溯到小時候母親的教育和影響。

我們都知道,歐陽修四歲就失去了父親,因為他的母親畫了地,教他寫字,教他做人的道理。

歐陽修父親在世的時候是個小官。晚上,他常常壹邊在蠟燭下看文件,壹邊嘆氣。歐陽修的母親問丈夫為什麽壹直嘆氣,他說:“這個人犯了死罪,我為了他努力活下來,但是我做不到。”歐陽修的母親說:“有可能活下去嗎?”丈夫說:“每壹個犯人,我都盡力為他謀生,可是我做不到。那證明這人該死,我和他都無怨無悔!”"

歐陽修的母親在他小時候給他講過這個故事,他壹直念念不忘,這對他“性本仁恕”的性格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他辦案的時候盡量從寬處理。沒有故意殺人的罪犯試圖讓他們活著,說:“這是我的野心第壹。”

“文學止於潤物,政治可以傳遞。”歐陽修認為政治比文學更能幫助人。比如曾經在河北,因為他的寬恕,2000條生命免於極刑,但歐陽修始終更註重文學對心靈的滋養作用。他認為寫作可以提高人的修養,使人心胸開闊。

歐陽修在青州做官的時候,宋祁來拜訪他,說有個高官非常欣賞歐陽修的文章,想讓他拿幾篇文章看看。歐陽修把壹些新寫的文章遞給宋祁。後來歐陽修奉聖旨的時候,聽到大員的文章稱贊壹個叫邱的人。歐陽修發現了邱的文章,不禁笑了起來。原來,邱的文章正是他送給高級官員的。當時,為了不讓邱難堪,歐陽修並沒有點破這件事。直到後來這個人拿著這些文章做官,歐陽修才向仁宗皇帝說起這件事。仁宗大怒,想免去邱的官職。歐陽修也幫他說情。大概歐陽修認為自己是個稱職的官員,不在小人之列。

歐陽修的寬宏大量令人欽佩。對“文”來說,妳可以讓他走,但對妳自己來說,妳往往是嚴肅的。

晚年,歐陽修努力修改完善自己壹生的著作,連妻子都為他惋惜,說:“何苦自討苦吃?妳還怕老師批評?”歐陽修笑著說:“不怕老師批評,就怕以後笑話!”

歐陽修曾經寫過壹篇《朋黨論》,說“君子和君子是朋友,小人和小人是誌趣相投的朋友”。他欣賞剛正不阿的範仲淹,引他為同鄉;他痛恨呂夷簡這個裙帶關系,從不錯過攻擊和指責呂夷簡的機會。當然,呂夷簡也視歐陽修為眼中釘肉中刺。他誣蔑歐陽修、範仲淹勾結親信、君主使疏遠及其臣民,將歐陽修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可以說,呂夷簡是歐陽修的死敵。歐陽修雖然不喜歡呂夷簡,但他了解任賢,並且對這個死敵的兒子呂公著印象深刻。這裏有壹個細節。呂夷簡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龔綽、畢恭、龔珠和龔如。呂夷簡想試試誰最慷慨。他曾經拿出壹件稀世珍寶,和兒子們壹起享用。在享受的時候,他假裝不小心把寶打碎了,其他三個兒子大驚失色。只有呂公著非常冷靜。呂夷簡認定這個兒子有宰相的才能,非常重視。

歐陽修當然知道呂公著在呂夷簡心中的地位。如果換了別人,他肯定會找機會懲罰這個男生。但歐陽修被父親貶謫後,還寫了壹篇《褒揚王安石和呂公著雜子》的文章,稱贊他“學識淵博,沈默寡言,富貴利祿,矢誌不渝”,並專門向仁宗皇帝推薦他。歐陽修去契丹的時候,契丹首領問起中國有學問的文士,歐陽修第壹個提到的人就是呂夷簡的寶貝兒子呂公著。

(二)歐陽修的尷尬

這種古今少有的雅量,壹直貫穿著歐陽修的壹生,但歐陽修絕不是壹個和稀泥的老好人。《宋史》說:“才強膽壯,雖機困於前,扳機不理。放逐與流離,至於反復,任性。”

從歐陽修對呂夷簡父子截然不同的態度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愛恨分明,堅忍不拔。他辦事公正,說話算話,得罪了很多官場上的人,自然也吃了不少苦頭。

歐陽修壹生很受傷。

兩起轟動壹時的醜聞案,壹度將歐陽修置於極其尷尬的境地,將他推向人生的最低谷。

首先是歐陽修和他“侄女”的是非。

這個“侄女”不是自己的侄女。歐陽修的姐姐嫁給了壹個叫張貴正的人,他和前妻生了壹個女兒。張貴正死後,歐陽修的姐姐把小女孩帶到哥哥那裏,在哥哥家住了壹段時間。

小女孩長大後,嫁給了歐陽修的侄子,並和他的仆人發生了關系。事情曝光後,此案在開封審理。不知怎麽的,張突然說自己未婚時和歐陽修有壹腿。《實錄》說:“張是怕罪的,他盡量原諒自己。他的話都是時事,他的話很難聽。”也就是說當時張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行,在法庭上說了壹些歐陽修的壞話,很難聽。

其實張並沒有幫她減輕罪行,但對歐陽修影響很大。當時這件事無異於引爆了壹顆重磅炸彈。歐陽修被傳喚到開封府,試了幾個月,都沒有頭緒。因為原告的訴訟不清,被告的辯解無法查證,歐陽修只好被釋放。

歐陽修的政敵謝遷得知此事後,得了壹寶,他引用歐陽修詩中的句子,跟著引路,對號入座,弄得歐陽修極為尷尬。

歐陽修的第壹首詞是《望江南》:

江南柳,葉小不陰。人輕到耐得折,鶯憐嫩枝。留到春天吧。十四-五,悠悠抱著琵琶。去大廳下面收錢,見面註意。況且現在。

“人造絲輕到耐得折,黃鸝嫩到不會唱”,確實給了不懷好意者極大的曖昧想象空間。雖然歐陽修壹再寫他妹妹帶張去見他的時候才十歲(七歲)。但是謝遷只是用他的詩嘲笑他。十歲了,不正是學習“簸錢”(簸錢,壹種古老的賭博遊戲)的時候嗎?也有人認為《望江南》不是歐陽修寫的,是壹個叫劉徽的人種的。因為歐陽修當考官的時候沒有錄取劉徽,所以劉徽懷恨在心。

如果是,歐陽修為什麽不為這個詞辯護?看來這個詞很有可能是歐陽修自己寫的。

這壹事件變得越來越嚴重。歐陽修的老對手呂夷簡趁機打壓歐陽修,把他貶到滁州,在那裏成了酒鬼。可想而知,沒有這個醜聞,就沒有流傳千古的《醉亭序》。

二是所謂歐陽修與兒媳婦有染的“故事”。

按照民間常見的說法,公公和媳婦有染,叫做“撿灰”。無論古今,這種關系都屬於不倫不類的愛情,所以打擊敵人最陰險的手段之壹就是玷汙他的私生活。

在民間傳說中,王安石和蘇軾都表達了對漂亮媳婦的喜愛。他們把媳婦比作琵琶,要在上面“彈壹曲”。她媳婦也風流豪放,以詩回應:公公若奏壹曲,富水不流外人。真是“富水不流外人田”。當翁的媳婦正在寫詩抒發感情的時候,她的兒子回來了。情急之下,公公只好慌亂地把寫在墻上或桌子上的詩擦掉。

荷爾蒙戰勝道德的故事放在王安石和蘇軾身上,壹點可信度都沒有。

當時歐陽修妻子的堂妹薛宗儒犯罪,被彈劾。薛宗儒曾希望歐陽修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為他開脫,但歐陽修寫信要求及時處理。薛宗儒大怒,造謠歐陽修與大兒媳吳春燕有染。因為薛宗儒和歐陽修的親密關系,外人當然認為他的話可信度高,是“家醜不可外揚”。這種隱私謠言當然傳播最快。

這時候,有壹個蔣的建議。本來歐陽修是有推薦他的,但是這個人為了變法黨爭的個人利益,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這個事情上大做文章,說彈劾歐陽修有違人情,道德敗壞。當時有壹句很“雅”的話叫“簾書不修。”這壹事件的爭議不亞於之前的醜聞,但當時不滿20歲的宗申皇帝非常獨立。他相信歐陽修,親自插手此事,主持正義,將誣告歐陽修的姜貶為道州酒稅監。

歐陽修再大度,也受不了別人肆無忌憚地往他身上潑臟水。但他從未專門撰文為上述兩件事辯護,也沒有報復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傷害和孤獨。

歐陽修在《醉亭序》中寫道:“然而鳥知山林之樂,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之樂,不知太守之樂也樂。”他的孤獨和短暫的寄情於山川的喜悅,就這樣矛盾地交織在壹起。

這兩起“醜聞案”對歐陽修打擊很大,他心灰意冷,多次要求辭職,但未獲允許。之後不過幾年,歐陽修就去世了。

回過頭來看,對於公眾人物來說,情色八卦確實有著特殊的殺傷力,但為什麽歐陽修能壹下子被打敗?也就是說,為什麽很多人相信歐陽修的緋聞?

這和歐陽修平時的風流不羈有關。

歐陽修喜歡玩妓女。他曾經發明過壹個傳花喝酒的遊戲。他讓壹個妓女拿了壹朵花,在宴會上遞給客人。每傳給壹個客人,客人就摘下花上的壹片葉子,誰摘了花的最後壹片葉子,就罰誰喝酒。客人們玩得很開心,經常在午夜後回家。可以肯定的是,在這樣的酒會上,沒有美麗妖嬈的妓女,采葉遞花的遊戲不會進行得如火如荼。

宋代邢居石記載了歐陽修飲酒時的另壹則軼事。

有壹次,歐陽修和別人立飲酒令,規定每人寫兩首詩,表達自己想做的事,必須達到刑事處罰的程度。也就是在所有人都喝醉後,放縱自己內心做壞事的欲望。如果讓妳犯罪,妳會犯什麽罪?

壹個人說:“拿刀哄寡婦,海中劫船。”另壹個人說:“月黑風高,縱火。”輪到歐陽修,他卻說:“酒粘衫袖重,花壓檐。”醉酒的人被這篇文章弄糊塗了。當他們問他這兩首詩和犯罪行為有什麽關系時,他笑著解釋說:“妳喝這麽多酒能幹什麽?”

歐陽修既不虛偽,也不回避。人性中的“黑洞”,誰也無法回避。即使是歐陽修這種“文人”,有時候也會有犯罪的念頭,雖然只是壹瞬間。也許,這才是真正復雜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