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公司成立30周年想出本書,主要關於黨建方面。請問序言怎麽寫好呢?

公司成立30周年想出本書,主要關於黨建方面。請問序言怎麽寫好呢?

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產主義者同盟這個在當時條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團體的國際工人組織,1847年11 月在倫敦代表大會上委托我們兩人起草壹個準備公布的周祥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結果就產生了這個《宣言》,《宣言》原稿在二月革命前幾星期寄到倫敦付印。《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後來又用德文在德國、英國和美國至少翻印過十二次。第壹個英譯本是由艾琳·麥克法林女士翻譯的,於1850年在倫敦《紅色***和黨人》雜誌上發表,後來在1871年至少又有三種不同的英譯本在美國出版。法譯本於1848年六月起義前不久第壹次在巴黎印行,最近又在紐約《社會主義者報》上登載;現在又有人在準備新譯本。波蘭文譯本在德國本初版問世後不久就在倫敦出現。俄譯本是於六十年代在日內瓦出版的。丹麥文譯本也是在原書問世後不久就出版了。

不管最近二十五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變化,這個《宣言》中所發揮的壹般基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個別地方本來可已作某些修改。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意義。現在這壹段在許多方面都應該有不同的寫法了。由於最近二十五年來大工業已有很大發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展起來,由於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實際經驗而後來尤其是有了無產階級第壹次掌握政權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特別是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見《法蘭西內戰。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宣言》德文版第十九頁,那裏把這個思想發揮得更加完備。)其次,很明顯,對於社會主義文獻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來是不完全的,因為這壹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為止;同樣也很明顯,關於***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問題所提出的意見(第四章)雖然大體上至今還是正確的,但是由於政治形式已經完全改變,而當時所列舉的那些黨派大部分已被歷史的發展進程所徹底掃除,所以這些意見在實踐方面畢竟是過時了。

但是《宣言》是壹個歷史文件,我們已沒有權力來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時也許能加上壹篇包括從1847年到現在這段時期的導言。這次再版太倉卒了,以致我們竟來不及做這件工作。

卡爾·馬克思 弗裏德裏希·恩格斯 1872年6月24日於倫敦

1882年俄文版序言

巴枯寧翻譯的《***產黨宣言》俄文第壹版,在六十年代初,由《鐘聲》印刷所刊印問世。當時,西方認為這件事(《宣言》譯成俄文出版)不過是文壇上的壹件奇聞。這種看法今天是不可能有了。

當時(1847年12月),卷入無產階級運動的地區是多麽狹小,這從《宣言》最後壹章《***產黨人對各國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中可看得很清楚。在這壹章裏,正好沒有說到俄國和美國。那時,俄國是歐洲全部反動勢力的最後壹支龐大後備軍;美國正通過移民在吸收歐洲無產階級的過剩力量。這兩個國家,都向歐洲供給原料,同時又都充當歐洲工業品的銷售市場。所以,這兩個國家不管怎樣當時都是歐洲現存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況完全不同了!正是歐洲移民,使北美能夠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這種農業生產的競爭震撼著歐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這種移民還使美國能夠以巨大的力量和規模開發其豐富的工業資源,以至於很快就會摧毀西歐特別是英國迄今為止的工業壟斷地位。這兩種情況,對美國本身也起著革命作用。作為整個政治制度基礎的農場主的中小型地產,正逐漸被大農場的競爭所征服;同時,在各工業區,人數眾多的無產階級和神話般的資本積聚開始發展起來。

現在來看看俄國吧!在1848—1849年革命期間,不僅歐洲的君主,而且連歐洲的資產者,都把俄國的幹涉看做是幫助他們對付剛剛開始覺醒的無產階級的唯壹救星。沙皇曾被宣布為歐洲反動勢力的首領。現在,沙皇已成了革命的俘虜,被禁在加特契納,而俄國已是歐洲革命運動的先進隊伍了。

《***產主義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但是在俄國,我們看見,除了迅速盛行起來的資本主義狂熱和剛開始發展的資產階級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歸農民公***占有。那麽試問:俄國公社,這壹固然已經大遭破壞的原始土地公***有制形式,是能夠直接過渡到高級的***產主義的公***所有制形式呢?或者相反,它還須先經歷西方的歷史發展所經歷的那個瓦解過程呢?

對於這個過程, 目前唯壹可能的答復是: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末現今的俄國土地公***所有制便能成為***產主義發展的起點。

卡爾·馬克思 弗裏德裏希·恩格斯 1882年1月21日於倫敦

1883年德文版序言

本版序言,不幸只能由我壹個人署名了。馬克思——這位對歐美整個工人階級比其他任何人都有更大貢獻的人物——已經長眠於海格特墳場,他的墓上已經初次長出了青草。在他逝世以後,根本談不上對《宣言》做什麽修改或補充了。因此,我認為更有必要在這裏再壹次明確地申述如下壹點。

《宣言》中始終貫徹的基本思想,即:每壹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因此(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鬥爭的歷史;而這個鬥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壹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這個基本思想完全是屬於馬克思壹個人的。

這壹點我已經屢次說過,但正是現在必須在《宣言》本身之前也寫明這壹點

弗·恩格斯 1883年6月28日於倫敦

1888年英文版序言

《宣言》是作為***產主義者同盟這壹起初純粹是德國工人團體,後來成為國際工人團體,而在1848年以前歐洲大陸的政治條件下必然是秘密團體的工人組織的綱領發表的。1847年11月在倫敦舉行的同盟代表大會,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壹個準備公布的完備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手稿於1848年1月用德文寫成,並在2月24日的法國革命前幾星期寄到倫敦付印。法譯本於1848年六月起義前不久在巴黎出版。第壹個英譯本是由艾琳·麥克法林女士翻譯的,於1850年刊載在喬治·朱利安·哈尼的倫敦《紅色***和黨人》雜誌上。同時也出版了丹麥文譯本和波蘭文譯本。

1848年巴黎六月起義這壹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間的第壹次大搏鬥的失敗,又把歐洲工人階級的社會的和政治的要求暫時推到後面去了。從那時起,爭奪統治權的鬥爭,又象二月革命以前那樣只是在有產階級的各個集團之間進行了;工人階級被迫局限於爭取壹些政治上的活動自由,並采取資產階級激進派極左翼的立場。凡是繼續顯露出生機的獨立的無產階級運動,都遭到無情的鎮壓。例如,普魯士警察發覺了當時設在科倫的***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壹些成員被逮捕,並且在經過十八個月監禁之後於1852年10月被交付法庭審判。這次有名的“科倫***產黨人案件”從10月 4日壹直繼續到11月12日;被告中有七個人被判處了三年至六年的要塞監禁。 宣判之後,同盟即由剩下的成員正式解散。至於《宣言》,似乎註定從此要被人遺忘了。

當歐洲工人階級重新聚集了足以對統治階級發動另壹次進攻的力量的時候,便產生了國際工人協會。但是這個協會成立的明確目的是要把歐美正在進行戰鬥的整個無產階級團結為壹個整體,因此,它不能立刻宣布《宣言》中所申述的那些原則。國際應該有壹個充分廣泛的綱領,使英國工聯,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魯東派以及德國的拉薩爾派都能接受。馬克思起草了這個能使壹切黨派都滿意的綱領,當時是把希望完全寄托於***同行動和***同討論必然要產生的工人階級的精神的發展。反資本鬥爭中的種種事件和變遷——而且失敗比勝利更甚——不能不使人們認識到他們的各種心愛的萬應靈丹毫不中用,並使他們更透徹地了解工人階級解放的真實條件。馬克思是正確的。當1874年國際解散時,工人已經全然不是1864年國際成立時的那個樣子了。法國的蒲魯東主義和德國的拉薩爾主義已經是奄奄壹息,甚至那些很久以前大半已同國際決裂的保守的英國工聯也漸有進展,以致它們去年舉行的斯溫西代表大會的主席能夠用它們的名義聲明說:“大陸社會主義對我們來說再不可怕了。”的確,《宣言》的原則在世界各國工人中間都有已傳播得很廣了。

這樣壹來,《宣言》本身就重新提到前臺上來了。從1850年起,德文原本在瑞士、英國和美國重版過數次。1872年,有人在紐約把它譯成英文,並在那裏的《伍德赫爾和克拉夫林周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