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鄉情的詩句落淚(描寫詩人遙望家鄉,思親落淚的詩句是;)

關於鄉情的詩句落淚(描寫詩人遙望家鄉,思親落淚的詩句是;)

1.描寫詩人遙望家鄉,思親落淚的詩句是;

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6、《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9、《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10、《月夜億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壹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2、《竹枝》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壹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13《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4、《示兒》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5、《漁家傲》宋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6、《思江南》唐方幹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17、《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8、《渡江漢》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9、《滯雨》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20、《送吳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還鄉。

2.誰知道“英雄落淚”或“遊子思鄉”內容的詩句 每個要五個

詩中思念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出師未捷身先死

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處:《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陳端生 寄外 淚縱能幹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

3.最能表現出“英雄落淚遊子思鄉”情感的詩句

我看有人答滴

詩中思念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出師未捷身先死

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處:《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陳端生 寄外 淚縱能幹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

4.關於思念家鄉的詩句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22.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壹年------唐.韋應物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

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5.有關於思鄉的古詩20首

1、《出塞二首·其壹》唐代:王昌齡 原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裏征人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2、《芙蓉樓送辛漸》唐代:王昌齡 原文: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譯文: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妳,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3、《靜夜思》唐代: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霜。

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4、《月夜憶舍弟》唐代:杜甫 原文: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譯文: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裏,壹只孤雁正在鳴叫。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 原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譯文:壹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壹人。6、《春望》唐代:杜甫 原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7、《回鄉偶書二首·其壹》唐代:賀知章 原文: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

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壹個認識的。

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8、《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原文: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壹帶。高興之余,淚滿衣裳。

回望妻子兒女,也已壹掃愁雲,隨手卷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

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9、《秋思》唐代:張籍 原文: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譯文:洛陽城又開始刮秋風了,涼風陣陣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萬千思緒,便想寫封書信以表對家人思戀。

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麽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有再次打開信封檢查。10、《渡漢江》唐代:宋之問 原文: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譯文: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歷壹個新春。

越走近故鄉心裏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1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 原文: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譯文:巴山楚水淒涼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謫居。

只能吹笛賦詩,空自惆悵不已。回來物是人非,我像爛柯之人,沈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

今日聽妳高歌壹曲,暫借杯酒振作精神。12、《漁家傲·秋思》唐代:範仲淹 原文: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譯文:邊境上秋天壹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

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的山峰裏。暮靄沈沈,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喝壹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裏,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裏。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

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發,只好默默地流淚。13、《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宋代:蘇軾 原文: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

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 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雲。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譯文:常常羨慕這世間如玉雕琢般豐神俊朗的男子,就連上天也憐惜他,贈予他柔美聰慧的佳人與之相伴。人人稱道那女。

6.有關鄉愁的古詩

1、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妳後,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裏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2、回鄉偶書二首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壹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已經離開家鄉很多年了,回家後才感覺到家鄉的人事都已變化太多。只有門前那在春風吹拂下泛起壹圈壹圈漣漪的鏡湖的碧水,還是舊時模樣。

3、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洛陽城裏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麽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打開信封檢查。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壹懷美酒振奮精神。

5、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郁郁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7.關於思鄉情的詩歌

青山連浮雲,碧水載輕舟。

茫茫天涯路,片片思鄉情。 踏足於市郊的小街,想起心靈的落寞,想似個異鄉人的多愁善感。

忍不住蹲下身子,匐在地面,親吻泥土的芬芳, 掬泓清水,置在唇齒間激蕩,卻有美酒的甘甜, 怡然陶醉著。 此刻,有人自身畔經過,見我怪異之舉,不禁凝神觀望。

我自嘿嘿壹笑,來人竟落荒而逃,不解我之風情。 這亦難怪,他不知我即將成為異鄉人的情懷。

離別在即,任誰不想揣壹捧家鄉的泥土,喝壹口家鄉的清水,吸壹腔家鄉的空氣呢? 泥土,在未來某壹時刻安慰思念心情的必需品,我最終還是把它重歸於大地。 我是帶不走它的,幾時看到其他人帶走它,那它也不屬於我這樣壹個異鄉人。

因為我深深知道,如果非要帶走,也不過是讓它同我壹樣離開了家鄉,成為壹塊異鄉之土。 我放棄了所有可以帶走的,是不忍,不忍它們同我壹樣經歷離別之苦,因為我正在十分深切的感知著。

愁緒是斬不斷的,似斷水無痕,是會在妳最傷感的時候刺痛妳。 現在我正在被無情的刺痛。

如何擺脫它,這是壹個問題,正如活著還是死去? 我壹直期望跳出情愁的樊籠,也壹直在掙紮求索。 我常想: 我曾有的情懷, 在無助的生命裏顯得異常的蒼白, 在紅塵俗世裏更是微不足道, 隨著記憶的消退, 淡忘,淡忘…… 而我的鄉愁, 卻將如白晝之月, 看不到它, 卻知它的存在, 永久的存在。

8.有關濃濃鄉情的現代的詩

蒼勁的手擔起56個重擔

我知情 也了解

母親 妳可知我的痛苦

我年幼 我無知

為了玩 我流浪在荷蘭

妳卻原諒我的任性

母親 妳可知道

我曾多次夢見妳在流淚

留著的記憶已被狼煙吞噬

血統的玻璃出現裂痕

妳將55個兄弟心彌補

媽媽,妳看到了嗎?

我在海岸的壹頭

苦望著妳呀!

鄉愁

臺灣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9.難舍故鄉的詩句

難舍故鄉的詩句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裏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鄉詩三首 望驛臺 靖安宅裏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壹看腸壹斷,好去莫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