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史前核戰爭呢?

史前核戰爭呢?

因為看不懂作品中的東西,我們往往會把壹些文字當成誇張,比如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對兩場戰爭的記載,就像核戰爭的目擊者壹樣描述戰爭場景。5000年前的人怎麽可能把核戰爭的恐懼想象得如此生動?讓我們進入這本書看壹看。“武器發出的熱量足以使大地震動,太陽也在空中擺動,動物迅速死亡,魚蝦在湍急的河水中全部被燒死,被燒焦的敵兵變得像被燒焦的樹幹壹樣。”“屍體面目全非,頭發和指甲都掉光了,鳥兒死在空中,食物被汙染中毒了。”經歷過現代核戰的人看到這些都會毛骨悚然,還會把它們當成詩人的寫意和誇張嗎?

二十億年前,在今天的非洲加蓬,有壹個大型鏈式核反應堆,運行了數萬年。

歐克陸是非洲加蓬壹個鈾礦的名字。從這個礦區,法國獲得了其核計劃所需的鈾。1972年,該礦區的鈾礦石在運往法國某氣體擴散廠時,發現使用了這些鈾礦石,其含量低於天然含量0.711w%。這些鈾礦似乎已經被壹個核反應堆使用過了。

法國政府宣布了這壹發現,震驚了全世界。科學家對這個鈾礦床進行了研究,並在1975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壹次會議上公布了研究結果。

那麽,這個鈾礦怎麽樣了?

事實上,這些鈾礦已經被用於。法國科學家在整個礦區的不同地方發現了核裂變產物和TRU廢料。起初,這些發現令人費解,因為不可能用天然鈾讓核反應堆越過臨界點,除非在特殊情況下,有石墨和重水。但是在歐克陸周圍的地區,這些條件是永遠不可能的。

U235的半衰期是7億(7.13E8)年,比U238的45億(4.51E9)年的半衰期少。自從地球形成以來,衰變的U235比U238多。這說明很久以前,天然鈾礦石的濃度比今天高得多。其實簡單計算壹下就能證明這個濃度在30億年前大概是3 wt%左右。而這個濃度足以在普通水中進行核反應。那時,歐克陸附近有水。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核反應堆的構成非常合理。比如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核反應堆有幾公裏,如此巨大的核反應堆對周圍環境的熱幹擾僅限於反應區周圍40米。更令人驚訝的是,核反應產生的廢物並沒有擴散,而是被限制在礦區周圍。

面對這壹切,科學家們承認這是壹個“天然”的核反應堆,把它寫進教科書,研究它在核廢料處理方面的價值。但是沒有多少人敢再深入探索壹步。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史前文明留下的遺跡。也就是說,在二十億年前,在我們今天稱之為歐克陸的地方,可能已經出現了高度發達的文明,遠遠超過了今天的人類文明。

與這個“天然”的大型核反應堆相比,人類今天所能建造的最大核反應堆也黯然失色。

這樣發達的文明怎麽會衰落消失?這發人深省

考古學家開始懷疑以前的偏見。他們去考察了史詩中發生戰爭的地方,確實有所收獲,發現了壹些遺跡。有很多大石頭卡在那裏,感覺不像是壹般的火焰造成的。然後在印度以外的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戈壁沙漠發現了壹些史前遺跡,在那裏發現了與核試驗場相同的物質。據考證,在我們現代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真的會有史前文明,發明了核武器,被核戰爭毀滅嗎?這個大膽的假設如何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證實?